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耳瘘课件

耳 瘘 耳瘘是指由于先天禀赋不足、耳部皮肤腠理失养而发生于耳前或耳后的瘘管。 西医学中先天性耳前瘘管、腮裂瘘管等可参考本篇进行辨证论治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云:“陷脉为瘘,留连肉腠 《麻衣相法》称之为“聪明洞”。 亦发两腋下及两颞颥间,初作喜不痛不热,若失时不治,即生寒热 【病因病机】 1.禀赋不足,复感邪毒 先天不足,脏腑虚损,发育障碍,颞颥间皮肤腠理疏松,而成瘘道,邪毒乘虚而入,壅滞瘘道发为本病 2.气血耗伤,托毒无力 耳瘘日久,反复发作,邪毒滞留不去,气血耗伤,托毒无力,经久难愈 【诊断要点】 1.病史 耳瘘者于出生后耳前即可在发现有瘘管开口,挤压瘘口可有少许灰白色分泌物溢出。 2.临床症状 耳瘘一般无自觉症状。若染毒,则局部红肿疼痛,且常反复发作。耳瘘可单侧发病,亦可双侧发病。 3.局部检查 耳前瘘开口多位于耳轮大脚的前缘,少数亦可位于耳甲腔及外耳道等部位。 未染毒者,瘘口周围皮肤如常,用探针可探知瘘道深度。 若邪毒入侵,耳瘘染毒则可见瘘口周围红肿,成脓后有脓液自瘘口溢出,或脓肿破溃。 【辨证论治】 辨治思路:根据发病特点,采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益气养血,托毒排脓为主要治法,结合局部治疗。 一、内治法 1. 禀赋不足,复感邪毒 临床表现:瘘口及周围皮肤红赤肿起疼痛拒按,邪毒壅盛则红赤漫肿,疼痛剧烈,或局部跳痛难受,若脓成瘘口可有脓液溢出,或可伴有发热、头痛。舌质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减。 热毒甚者,可加黄连、板蓝根;血热者,加丹皮、生地;已成脓而排泄不畅者,加皂角刺、赤芍。 2.气血耗伤,托毒无力 临床表现:瘘口或周围肿起溢脓,脓液清稀,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全身可伴有疲倦乏力、纳呆便溏等。舌质淡红,苔白或黄,脉细。 治法:益气养血,托毒排脓 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 有纳差、便溏等症者,加薏苡仁、砂仁扶脾健脾 脓液黄浊者,加黄芩、蒲公英、野菊花之类清热解毒。 二、外治法 1.外敷 耳瘘染毒后未成脓者,可用如意金黄散调敷。 2.切开排脓 瘘口周围脓肿形成者,应切开排脓,放置引流条。 3.挂线疗法 耳瘘长期流脓,经久不愈者,可用治瘘外塞药敷于瘘口,待脓液渐减或干净后,用药线如九一丹插入瘘道,使药物直接腐蚀瘘道壁,促使瘘管脱落,然后用生肌散调敷以生肌收口。 4.手术治疗 耳瘘控制感染后,可行瘘管切除术。 5.其他 早期未成脓时,可配合热敷、超短波及微波理疗 【预防与调护】 (1)耳前瘘未染毒时,应注意局部清洁,忌挤压及搔刮,以防感染。 (2)积极治疗脓耳,以免脓汁流窜形成瘘管。 (3)耳瘘长期流脓不止者,应每日清洁后敷药,直至脓液干净为止。 【预后与转归】 耳瘘一般预后良好,少数患者因失治或治疗不当可反复发作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