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吴越ppt课件.pptVIP

老年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吴越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年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吴越ppt课件

参考文献 ① 高之旭,盛建华. 痴呆病人的行为和精神症状 及治疗进展.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② 张少靓, 高之旭.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在老年精神病 患者中的应用. 山东精神医学 ③ 马辛. 老年痴呆的行为和心理症状. 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 ④ 钱应菊,张燕,王加香等.老年痴呆患者行为和心理 症状的非药物性干预研究.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⑤ 曹秋云,江开达,高之旭.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的 临床特征、基础及治疗研究进展. 中华精神科杂志. 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 老年精神科十五病区 吴越 背景 老龄化社会带来脑功能疾病的增多。 预计未来老龄人口还在不断增加 痴呆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65岁以上痴呆患病率3%—8% 85岁以上痴呆患病率则达30%以上 中国现有1.5亿以上65岁老人,700-800万痴呆患者 对痴呆的研究已经突破了传统观念。 痴呆的精神障碍已广泛引起各国学者的注意 BPSD概念的提出 在传统观念中,痴呆的标志就是认知功能的全面减退 ,包括记忆和执行功能的逐步丧失 ,伴随以进行性加重的失语、失用。 1992年,陆续有痴呆非认知症状的报道,包括抑郁、精神病性症状、行为紊乱、昼夜节律紊乱等。(是造成痴呆患者住院、 照料者痛苦的主要原因 )。 为研究需要,1996年,国际老年精神病协会(IPA)将痴呆的精神障碍定义为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 BPSD 的发生率 BPSD 的发生率在疾病特定阶段高达70%-90% (受调查地点、机构、方法、诊断标准、样本数量、时间等因素不同,而产生差异) Trabuechi和Bianchetti用AD行为病理量表调查102例AD精神症状发生率(见表) 症状 发生率(%) 感知觉 妄想 10-13 错认 23-50 幻觉 15-49 情感 抑郁 可高达80 躁狂 3-15 人格 人格改变 高达90 行为问题 高达50 攻击/敌意 高达20 BPSD可能的发病机制 生化基础 神经内分泌功能改变 大脑结构的病理改变 脑影像学研究 诱发因素 BPSD的生化基础 1、 胆碱能系统的功能紊乱及胆碱乙酰基转移酶活性的降低—可引起意识水平下降、行为紊乱。 2、NA和 5-HT能系统的功能缺陷—引起焦虑、恐惧、抑郁、坐立不安等。 3、谷氨酸与DA系统之间的不平衡—可能导致皮质-新纹状体-丘脑环路的功能障碍,从而出现精神症状。 4、γ-氨基丁酸(GABA)递质功能低下。 BPSD神经内分泌功能改变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的活性增加。大脑皮质和皮质下区生长激素抑制激素、血管加压素、促肾上腺激素皮质激素、P物质和神经肽Y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而促生长激素神经肽肽链水平高于正常。可能引起日夜节律紊乱、睡眠障碍、应激不耐受、精神错乱等。 地塞米松抑制试验(DST)显示AD患者的HPA轴兴奋性过高。40% ~60% 的痴呆患者有病理性DST结果。 BPSD大脑结构的病理改变 脑影像学技术 ㈠ 结构性 脑显像技术 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显像(MRI) ㈡功能性脑显像技术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 脑影像学技术(一) MIR/CT检查发现: ①脑室大小、白质损害—抑郁、病态情感、幻觉、妄想性失认; ②额叶损害—妄想; ③皮质下损害—脱抑制; ④右额退化、右侧脑室增大,左额叶相对保存—妄想性错认; ⑤与皮质下病损,脑干、基底节和皮质失联系—意识模糊。 脑影像学技术(二) PET/SPECT检查发现: AD 的精神行为症状与特定脑区功能的障碍有关,而不只是大脑弥漫性损伤的结果。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评分是由皮质代谢活动决定的。 ① 前扣带回及前额叶内侧、背侧面、下侧面的代 谢降低——妄想, ② 额叶代谢高而顶叶代谢低——心境症状明显; ③ 额叶代谢低而顶叶代谢高——行为阻滞明显;不 同的心境症状可能由不同的病理生理机制所决定。 BPSD诱发因素 BPSD临床特征 1、妄想 被窃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