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奚琴”“嵇琴”到“胡琴”考论.docVIP

对“奚琴”“嵇琴”到“胡琴”考论.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奚琴”“嵇琴”到“胡琴”考论

对“奚琴”“嵇琴”到“胡琴”考论   【内容摘要】产生于唐代的奚琴,在宋代被称为嵇琴,据说是公元3世纪即魏晋时期的嵇康所造,显然这是不正确的。原因至今尚没有文章对此进行分析解读。作者认为:安史之乱后,某种对唐朝前期胡化现象的否定,以及对胡人的厌恶感逐渐形成。宋朝与唐朝不同,一直受到北方民族如契丹、女真等“胡人”政权的军事压力,宋王朝对“胡”特别反感。“奚琴”“胡琴”明显带有“胡”之痕迹,自然不受欢迎;而深受文人尊敬的嵇康早就有“嵇琴”的记载,加之嵇、稽二字又正好与奚字同音,于是就顺理成章地以“嵇琴”“稽琴”取代“奚琴”“胡琴”。   【关键词】奚琴 胡琴 嵇琴 嵇康   一、问题的提出   在关于二胡历史的研究中,普遍的认识是:二胡是胡琴的一种,产生于唐代的奚琴,宋代时,奚琴又名嵇琴。对上述二胡史认识的阐述,在有关二胡研究的论著中,可以说比比皆是,随处可见。如黎孟德所著《中国艺术史》说:“陈旸《乐书》还记载了另一种叫‘奚琴’(又名‘嵇琴’)的拉弦乐器,两条弦,用竹片夹在两条弦中间摩擦发音。他说:‘奚琴,本胡乐也,出于弦鼗,而形亦类焉。奚部所好之乐也。盖其制两弦间以竹片轧之。’他没有说明是出自唐代,从他的描述可以推知,‘奚琴’应该是后代重要拉弦乐器二胡的前身。”①袁静芳编著的《民族器乐》说:“根据史料的记载分析,胡琴的前身可能是唐代出现在我国北方兄弟民族奚部落中的奚琴,奚、嵇同音通假,当时亦写作嵇琴。是用竹片在两弦之间擦弦而发音的。其形制琴杆、琴筒均比现在的二胡短小,没有千斤。宋代,嵇琴已具有一定的演奏水平和艺术表现力。”②吴钊、刘东升编著的《中国音乐史略》说:“在宋元乐器中,首先要提到嵇琴。它始于唐(《教坊记》),盛于宋元。唐时,它有两根弦,用竹片摩擦发音,也称‘奚琴’。它可能原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奚族的乐器。北宋时,著名演奏家有徐衍等人。在民间流传过程中,它的形制不断得到改进,至晚在元代已有了马尾作弓拉奏的‘胡琴’。……嵇琴和胡琴,作为一种新的拉弦乐器,其特点是长于表现抒情和奏出??力的长音。”③   这几部著作对奚琴、胡琴、嵇琴等与二胡前身有关乐器的论述是很有代表性的,尤其是其中关于“奚琴”又名“嵇琴”的论述,可以说是当今二胡史研究中的共识。但是,唐代的“奚琴”为什么在宋代以“嵇琴”盛行?甚至有的记载还说它又名与“嵇”同音的稽琴,原因究竟是什么?据笔者所见,至今尚没有文章对此进行分析和解读。笔者认为,这是有关民族器乐发展历史的一个大问题,十分有必要进行研究。   二、奚琴在唐末开始流传   中国的拉弦乐器(也称弓弦乐器)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根据目前的研究,在唐代以前的中国古代音乐史料中,还没有见到与拉弦乐器有关的记载。因此,中国的拉弦乐器不可能出现在唐代以前。   唐代出现了一种叫“轧筝”的乐器,这很可能是中国最早的拉弦乐器。《旧唐书·音乐志》载:“轧筝,以竹片润其端而轧之。”④这与宋朝学者陈旸在《乐书》卷一四六所记载的“唐有轧筝,以竹片润其端而轧之,故取名焉”一致。⑤陈旸在《乐书》中还有其所绘图像,形制与筝、瑟相似,为长方形共鸣箱,面板上张弦数根,用细长竹片擦弦拉奏。   唐代诗人皎然有一首《观李中丞洪二美人唱歌轧筝歌》,其中说,“君家双美姬,善歌工筝人莫知。轧用蜀竹弦楚丝,清哇宛转声相随。夜静酒阑佳月前,高张水引何渊渊。美人矜名曲不误,蹙响时时如迸泉……”生动地描述了当时演奏轧筝的情景。   不过,在唐代,影响更大的拉弦乐器并不是轧筝,而是另一种叫“奚琴”的乐器。陈旸在《乐书》卷一二八中记载:“奚琴,本胡乐也,出于弦鼗,而形亦类焉。奚部所好之乐也。盖其制两弦间以竹片轧之,至今民间用焉。”⑥从陈旸在《乐书》中对奚琴所绘图像及其描述可以推知,奚琴的形制类似于今天的二胡,所以说它是二胡的前身是成立的。   陈旸之所以将“奚琴”称为“胡乐”,是因为奚族是居住在我国北方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在南北朝时称库莫奚,唐末时,一部分奚人西徙至今河北省怀来县,别称西奚,五代十国时,东、西奚渐与契丹人相融合。据陈旸所考,奚琴当为唐朝末年我国北方西奚所用的一种乐器。它是在古代弹弦乐器弦鼗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成的,其演奏方法与轧筝相似,因此很可能是受到唐初汉族轧筝的影响所致,不同之处是奚琴只有两条琴弦,轧时竹片不在弦的上(外)面而处于两弦之间。   奚琴在唐宋时期,既是拉弦乐器,又是弹拨乐器,两种演奏方法兼而有之。与陈旸同一时代的北宋大诗人欧阳修在《试院闻奚琴作》诗中写道,“奚琴本出奚人乐,奚虏弹之双泪落。抱琴置酒试一弹,曲罢依然不能作。黄河之水向东流,凫飞鴈下白云秋。岸上行人舟上客,朝来暮去无今昔。哀弦一奏池上风,忽闻如在河舟中。弦声千古听不改,可怜纤手今何在。谁知著意弄新音,断我樽前今日心。当时应有曾闻者,若使重听须泪下。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