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九年级沪教版化学教材实验安排再认识及教学建议.docVIP

对九年级沪教版化学教材实验安排再认识及教学建议.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九年级沪教版化学教材实验安排再认识及教学建议

对九年级沪教版化学教材实验安排再认识及教学建议   摘要:文章通过对九年级化学教材的实验安排分析,认为通过实验教学的实施,能促进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发展,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化学实验安排;分析;教学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4-0083-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而化学实验恰恰能很好地体现这一目标,实验不仅对学科知识起着引领与巩固的作用,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学生化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笔者通过对九年级化学教材上、下册(沪教版)教材中实验呈现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现交流如下。   一、对化学教材实验安排的认识   1. 从零乱到系统,由常规仪器引领化学实验   学生在学习化学学科之前已经从小学科学、初中生物、物理等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初步接触了许多化学实验仪器,对实验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还是处于比较零乱的状态,还缺乏从化学视角或化学实验系统的角度认识化学实验仪器或化学实验。教材中的第1章第1节中就出现了加热碳酸氢铵固体的实验,为了使实验介绍得更清晰,而且引发学生化学的兴趣,从此也拉开了化学实验的帷幕,此时教师们都会通过具体的实验仪器的呈现对学生进行常规仪器的介绍、识别、用途和使用的注意事项等,让学生对各种化学仪器有一个较为详细、具体和系统的认识,以达到引领化学实验的目的。如:酒精灯,不论是小学科学,还是初中生物、物理实验课中都已经多次使用,但这些学科教学中只是涉及酒精灯的具体使用,而不能象化学学科这样系统、规范的介绍和使用酒精灯。   2. 从生活走向化学实验,启蒙“做科学”   教材中的第1章第2节“活动与探究”中安排了“蜡烛的燃烧”实验,蜡烛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蜡烛的燃烧也是每位学生都能熟知的生活现象,但在学习化学学科之前,大多数学生不会对蜡烛燃???进行过多的思考,也不会想到会与化学实验有过任何联系,而化学教材中通过“蜡烛的燃烧”引入化学实验,充分体现了教材编写是从学生生活走向化学实验的意图。这个实验比较简单,每位学生都能做、都会观察、都能描述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而且通过该实验还可达到以下目的:⑴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实验,并能初步感受到“化学实验”就在我们身边,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和兴趣;⑵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什么是化学实验,感知化学实验并非深奥的内容;⑶实验过程中如何去观察、记录、思考、描述等;⑷化学实验过程中自己应该是怎样的角色;⑸实验过程中自己有没有新的认识、体会;⑹化学实验如何做等。   3. 科学设计实验,形成实验规范   从科学的认知角度看,化学实验为学生探究有关物质的性质及物质间的相互反应提供了一种方法,也是获得新物质的一条重要途经。通过前一阶段的化学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诸多化学实验内容,而在教材第2章第1节介绍了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之后安排了“氧气的制法”,“氧气的制法”是学生第一个物质制备实验,该实验目的与意义要远远高于“蜡烛的燃烧”实验,这个实验涉及制备新物质时应考虑的一些因素,如:原料的选择、实验原理、实验条件(包括催化剂)、实验仪器的选择、操作的步骤、气体收集、安全问题和规范问题等内容。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制备物质的一般原则来思考,实验方案的设计、论证、实验,真正起到教材中安排该实验的目的与作用。如:⑴原料的选择时,实验室制备氧气时选择原料的大方向是什么?通过对KMnO4、H2O2、KClO3三种药品的分析,也就是说对原料有什么样的要求,即如何选择药品。⑵根据所选择的药品,实验的原理如何?反应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能顺利进行?又如何实验设计来认识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⑶在介绍实验仪器的特点同时结合原理,若要得到一瓶氧气应该如何选择仪器、如何收集?⑷实验过程中应该如何规范操作?即实验的顺序是什么?其中哪些可能会涉及到安全性问题等等。由于学生第一次完成物质制备的实验,学生对化学实验装置的设计处在初始阶段,学生的实验设计、方法、操作、能力和结论形成等方面还达不到理想的境界,学生的设计实验的经验是非常匮乏的,因此,在完成“氧气的制法”时,一方面教师要给学生必要的启示,充分做好引导作用,另一方面需要给学生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让学生有充分思考、讨论、交流、动手和纠正的机会,在此基础上达到提高学生实验规范的目的。   4. 实验知识联系,渗透迁移   课本在安排了“蜡烛燃烧”、“氧气的制法”的基础上又在第2章第2节“奇妙的二氧化碳”中安排了制备二氧化碳的制备。此实验的安排一方面在时间上保持了连续性,因为有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