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docVIP

小学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学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

小学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   〔摘要〕本研究以杭州市114名7~11岁儿童为被试,采用自我报告的方法考察了小学儿童助人、合作、分享、安慰四种亲社会行为类型的行为意愿,探讨了儿童在四种亲社会行为上的年龄发展趋势和性别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7~11岁儿童助人、分享和安慰行为意愿呈下降趋势,而合作行为意愿不存在年龄差异;女生的安慰行为意愿显著高于男生,其余亲社会行为类型上没有性别差异。   〔关键词〕亲社会行为;社会化;小学儿童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10-0007-04   一、引言   1972年,美国学者威斯伯在其《社会积极形式考察》一文中首次提出“亲社会行为”这一概念,他用这一词来代表所有与侵犯等否定性行为相对立的行为,如同情、慈善、分享、协助、捐款、救灾和自我牺牲等。之后很多研究者对亲社会行为作了界定。概括地讲,亲社会行为是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有些研究者关注亲社会行为背后的利他动机,比如Mussen和Eisenberg(1977)认为亲社会行为的行为主体不期待任何外来的奖励,并且常常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自我牺牲、承担一定的风险[1]。这样的界定就使得亲社会行为范围太过狭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更多的亲社会行为背后动机是为了获得对等的利益,如“合作”。在我们的研究中,采纳Hay(1994)对亲社会行为的界定:任何一种当其发生后对他人有益,或者是促进与他人的和谐关系,并且行为主体可能不用任何牺牲甚至对主体有益的行为[2]。在此基础上对四种传统的亲社会行为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即:(1)助人行为,是强调通过行为主体的努力使他人摆脱其不愿意承受的困境;(2)分享行为,即某人放弃自己的部分资源去使他人受益;(3)合作行为,即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需要双方行动相互协调;(4)安慰行为,即采取某种言行去提升另一个人的情绪状态。   在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研究中,不同的研究者发现了不同的年龄发展趋势。如Staub(1970)发现助人行为在5~7岁的儿童中是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的,在7~11岁的儿童中却是下降的。Eisenberg和Fabes(1989)对有关研究??了元分析,发现亲社会行为在学前是随着年龄增长而显著增加的,并且学龄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多于学前儿童[3]。我国学者李丹和李伯黍(1989)在对4~11岁儿童的利他行为进行研究时发现,各年龄段儿童做出利他行为的人数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利他行为观念和实际的利他行为之间的一致性增加[4]。   当今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趋势又是怎样的呢?通过文献分析和日常观察,我们选择了最具代表性的四种亲社会行为类型,即助人、分享、合作和安慰,并以7~11岁儿童作为被试,用自我报告的方法,通过对小学儿童在四种亲社会类型的行为意愿的考察,来研究7~11岁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趋势。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从杭州市区的一所公立小学选取一、三、五年级共114名学生作为被试。7岁组被试38名(M=7.5岁,SD=0.46),男19名,女19名;9岁组被试33名(M=9.5岁,SD=0.66),男16名,女17名;11岁组被试43名(M=11.7岁,SD=0.56),男21名,女22名。   (二)研究材料   首先与小学生和教师进行讨论,列出了小学儿童生活和学习中比较常见的与亲社会行为相关的故事情境。然后由三名心理系学生根据引言对帮助、分享、合作和安慰的界定,讨论确定12个故事情境,每类亲社会行为对应三个故事情境。因为考虑到情境的紧急程度、行为客体的身份和性别都会对行为表现有影响,所以设计的故事情境处于非紧急状态,行为客体是行为主体的同学,同时不提供行为客体的性别信息,必要时以“他(她)”指代。   在每个故事情境被呈现后,要求被试假设是故事中的人物,然后回答在这种情境中自己愿意表现出该行为的程度。为了减少社会赞许性对儿童反应的影响,我们参照Harter提出的方法(Harter,1982)[5],在每个评价问题的开始都描述了两类人,他们分别以亲社会行为和非亲社会行为的方式来评价。下面以故事情境为例具体介绍实验材料。   1.助人行为的故事情境:上楼时,看见一位同学因为脚扭伤了,走路有些不方便。   行为意愿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人会去扶这位同学,有些人不会。你会怎么做呢?   备选答案:A我肯定会去做;B我可能会去做;C我可能不会去做;D我肯定不会去做。   2.分享行为的故事情境:手工课时,老师让同学们做一个彩纸娃娃,你带了很多的彩纸根本用不完。   行为意愿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人不会把彩纸分给同学;有些人会。你怎么办呢?   备选答案:A我肯定会去做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