蒽环类药物概述及心脏毒性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蒽环类药物概述及心脏毒性课件

蒽环类药物概述及心脏毒性 用于白血病治疗的蒽环类药物 柔红霉素(DNR):1957年意大利Farmitalia实验室从Adria海岸土壤标本分离获得的放线菌株中提取(1970年中国正定获得同类菌株并提取正定霉素)。60年代末用于临床。 用于白血病治疗的蒽环类药物 盐酸阿霉素(ADM):1963年意大利Di Marco从链霉菌变异株发酵液中提出的糖甙抗生素,14羟基DNR。1968年进入临床试验。 用于白血病治疗的蒽环类药物 表阿霉素(EPI):1975年意大利Arcomone 研究发现ADM的同分异构体(4位上OH由顺位变为反位)。1977年进入临床试验。 用于白血病治疗的蒽环类药物 阿克拉霉素(ACM):1973年日本梅泽滨夫从放线菌株培养基中分离提取,ADM衍生物,WHO命名为ACM-A型;我国四川彭县土壤中分离得到的同系物,为ACM-B型。1976年进入临床试验。 用于白血病治疗的蒽环类药物 去甲氧柔红霉素(IDA):1976年由Arcamone等合成。DNR衍生物(糖苷基C4位上去掉甲氧基团),具有更高脂溶性的新型蒽环类药。70年代末进入临床试验。 用于白血病治疗的蒽环类药物 米托蒽醌(MIT):染料类化合物,1979年美国Murdock和Lederle实验室合成,结构与ADM相近。80年代初进入临床试验。 用于白血病治疗的蒽环类药物 吡喃阿霉素(THP):1979年日本梅泽等合成。(ADM氨基糖部分第4位OH由吡喃环替代)。1982年进入临床试验。 脂质体阿霉素 脂质体柔红霉素 作用机制 嵌入DNA碱基对之间,干扰转录; 抑制DNA多聚酶Ⅰ; 抑制拓扑异构酶Ⅱ; ————抑制DNA和RNA合成 产生氧自由基; ————与心脏毒性相关 临床药理学特点 周期非特异性药 血浆半衰期30-50小时 不或不易透过血脑屏障(除IDA外)。 主要由MDR1介导耐药,部分药物之间有不全交叉耐药。 剂量限制性毒性为骨髓抑制、粘膜炎、心脏毒性。 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 心脏毒性的发病机制 直接作用:原型药与醇式代谢产物对心肌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 间接作用: a.与心肌细胞线粒体内的NADPH脱氢酶作用产生氧自由基,打断细胞线粒体内正常的呼吸链,并产生毒性更大的羟自由基. 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 b.与细胞内Fe 3+结合,产生Fe 3+-蒽环类螯合物,刺激羟自由基的产生. c. 用药中肿瘤细胞释放的某些细胞因子(如IL-2,TNF-α)使心肌细胞受损. d. 可能选择性的抑制与心肌纤维生长有关的基因表达 心脏毒性的临床特征 急性毒性: 1)发生于静注给药时或给药后几小时; 2)发生率0.4-41%, 3)主要表现:a.为一过性的心率失常:以窦性心动过速最常见,也有室上性、室性交界性心率失常的报道.b.非特异性ST-T段改变 QRS低电压、QT间期延长等,很少出现急性心肌缺血。C. 各种房性和束支传导阻滞 心脏毒性的临床特征 4)ECG变化多发生于单次大剂量给药(老年人和既往ECG不正常者)。 5)化疗结束后数小时(心律失常)或数周(ST-T改变)自行消失。一般不作为继续用药的禁忌症。 6)心律紊乱可导致猝死,由药物与低血钾协同作用于传导系统所致。1%发生于ADM给药后。 心脏毒性的临床特征 亚急性毒性 1)发生于结束用药的几天或几周后, 2)表现为心包炎和/或心肌炎(心包炎-心肌炎综合症), 3)DNR比ADM更易引起心包炎。 心脏毒性的临床特征 慢性毒性 1)发生于化疗后数周或数月, 2)发生率约0.4-23%, 3)表现为严重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常累及左心室,很少累及全心室),无特异性症状,最严重的合并症为心肌病,仅少数人通过治疗减缓症状,死亡率27-61%,儿童约20%。 心脏毒性的临床特征 迟发性毒性 1)化疗结束后数年发生 2)ADM累积量相对低(480mg/m2)也可发生 3)主要表现为充血性心衰、心律失常、传导阻滞,很少发生心源性猝死。据统计,接受蒽环类治疗超过一年者,常出现II°A-V阻滞,3%表现为恶性室颤和室速。终止治疗十年内18%有左室射血分数(LVEF)减低,十年后高达38%。 ————Steinherz L(1991) 4)发生延迟性毒性的危险因素有: 发育年龄接受治疗、高单剂给药、累积剂量大、纵隔放射。 心脏毒性的预防和治疗 加强对高危因素(年龄小/老,女性,既往心脏疾患和高血压,曾应用过蒽环类药物,同时接受胸部放疗)患者的监测、谨慎用药。 改变给药方式:延长给药时间(持续静点),降低血药浓度。不影响抗肿瘤效应,但粘膜炎、胃肠反应增加。 心脏毒性的预防和治疗 3.个体化给药:对每一位患者进行跟踪检测以评估心肌结构和/或功能,检测方法:超声心动、同位素血管造影、心肌活检,至少两项检查可

文档评论(0)

sanshengy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