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流行性出血热课件_5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的、经鼠传播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鼠类为其自然宿主和主要传染源。 病理特征: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损伤。 临床特征:发热、低血压、休克、充血出血、急性肾功能损害。 根据我国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种类不同,本病可分为姬鼠型和家鼠型两种主要类型,其中黑线姬鼠为姬鼠型出血热的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褐家鼠为家鼠型出血热的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通过多年研究,已经基本明确了我国存在姬鼠型、家鼠型和家鼠姬鼠混合型 3 种疫区。 1982年流行性出血热(EHF)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不同的国家有自己的命名:俄罗斯称出血性肾病肾炎(HNN),韩国称韩国出血热(KHF),瑞典称地方性良性肾病(NDN),芬兰和南斯拉夫称流行性肾炎( EN)等。 该病病死率高,危害较大,是国家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 1931~1932年在黑龙江下游中、苏边境盆地的入侵中国的日本军队和苏联军队中发生流行性出血热,以后在苏联与满洲里交界处和黑龙江流域每年都有暴发流行。 1935年日本士兵在我国东北森林草原地带发生流行性出血热,曾误诊为“出血性紫斑”、“异型猩红热”、“急性肾炎”和“出血性斑疹伤寒”等 。 1938年7月在绥芬河流域的二道岗,有20名日本士兵患流行性出血热,当时称“二道岗热”。 1939年9~12月日本骑兵在孙吴演习,20人患HFRS,6人死亡,当时称“孙吴热”。 1940年在黑河附近日本士兵236人患HFRS,死亡26人,当时称“黑河病”。同时期在日本驻军所在地,如永安、三江、北安、横道河子和延边等,均有HFRS发生,延边当时称间岛,当地称HFRS为“ 间岛热”。 1941年日本军队曾报告,在出兵中国东北的百万日军中,约有万人患流行性出血热,病死率高达30% 。有文献记载,在黑龙江流域东北支流一带,在一百万日本军队中发生了1.2万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人 。 1942年虎林发生102例流行性出血热,死亡15人,当时称“ 虎林热”。 1942年日本陆军军医部将上述不同名称的疾病 ,统称为流行性出血热( EHF)。1950年黑龙江省发生18例病人后,我国年年都有EHF疫情。 1、基本特征: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属于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汉坦病毒属(Hantavirusgenus),统称汉坦病毒(Hantaviruses, HV),血清/基因分型至少20多个。汉坦病毒对脂溶剂和常用消毒剂敏感,如:氯仿、乙醚、丙酮、甲醛、戊二醛、乙醇、碘酒、次氯酸钠、过氧乙酸、碘氟等,在酸性(pH5.0)环境中均可灭活汉坦病毒。 加热56 ℃30min, 60℃10min,100℃1min, 60Co照射及紫外线照射(10~15min)可使汉坦病毒灭活。在PH 7~9、-20℃低温和-70℃超低温或-196℃液氮中汉坦病毒活性良好。 2、免疫学性状 体液免疫:病后1~3天即可检出IgM抗体,5~6日抗体滴度达高峰,10~14日后开始逐渐下降,半年后多数转阴。IgG抗体病后2~3天可出现,其滴度高峰在病后10~14天,以后仍继续升高, 1年之内多数患者的抗体滴度皆能维持在较高水平,以后缓慢下降。病后抗体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短者不到一年,长者36年以上。一般看来,姬鼠型比家鼠型HV IgG抗体持续的时间长,重型病例比轻型病例抗体持续的时间长。 细胞免疫:出血热患者特异性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增高,各病期高于正常人24~36倍,病程早期升高,少尿期达高峰,至多尿期仍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 1、宿主动物和传染源 我国已经发现100多种脊椎动物自然感染HV,其中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为野栖的黑线姬鼠和家栖的褐家鼠。此外,还有家栖的小家鼠、黄胸鼠、野栖的黄毛鼠、大仓鼠和黑线仓鼠、林区的大林姬鼠和实验用大白鼠。 2、传播途径 1.动物源性传播 ⑴伤口传播 与宿主动物及其排泄物(尿粪)分泌物 (唾液)接触,病毒污染破损皮肤或黏 膜而被感染 ⑵呼吸道传播 吸入带病毒宿主动物的排泄物及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