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荒是谁造成的
电荒是谁造成的
2011年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长9.6%。与此同时,1至6月份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2.2%。在经济增速略有回落的同时,高速增长的用电量,造成了2004年以来最严重的“电荒”。特别是5月份以来,华东、华中、华南地区相继出现了“供电趋紧”持续蔓延的态势。从3月29日起,江西首现“淡季电荒”,赣州、宜春、萍乡等地不少县市限电比例高达35%以上,一些企业甚至只能“开一停六”。除江西外,浙江、江苏等东部发达地区以及湖南、安徽、河北、山西、重庆、贵州等中西部省份也都遭遇了近年来最为严峻的“电荒”。
一边是东中部地区存在3000万~4000万千瓦电力缺口,另一边却是东北、西北地区“有电送不出去”,富余电力约2700万千瓦;一边是煤价持续攀升,煤炭企业赚得“钵满盆满”,另一边却是火电企业连年巨亏,以致有的企业被迫停机不发电;一边是国家规划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节能减排,另一边却是诸多高耗能企业依然我行我素……
究竟电荒是谁造成的?本文认为有以下几个重要因素:
一、“市场煤,计划电”
截至2011年6月底,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发电设备容量96166万千瓦。其中,火电72448万千瓦,水电 18874万千瓦,核电1082万千瓦,并网风电3700万千瓦。火电是电力供应保障的基础。煤是火力发电的基本原料,决定着火力发电的成本。
市场煤与计划电的矛盾导致了电荒。上游的煤炭市场竞争相对充分,价格基本由市场决定;下游的电力市场受到政府的严格价格控制,形成“市场煤”与“计划电”顶牛。这种“一头放开、一头封死”价格双轨制的做法让发电企业叫苦不迭。中国是产煤大国,电力企业却饱受“缺煤”的困扰。煤炭经运输、库存等中间环节层层加价,到发电企业这里已难以承受。一吨出厂价200元的煤到了终端就飙升至800元以上,物流成本如此之高,令人感叹这样的经济合理性在哪?煤价的合理区间在哪?市场化的煤价对决计划体制的电价,电的完败就不足为奇。国家电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国有五大发电集团火电三年巨亏600亿元。目前,五大电企负债率均超过了80%,甚至最高达到近90%。中国电力联合会的数据显示,今年1-4月,国有五大发电集团的火???生产业务亏损105.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亏72.9亿元。
尽管国家发改委4月份上调部分省市上网电价,但上涨的部分很快被煤价的上涨抵消掉,发电企业还难以从根本上扭转亏损局面。发改委还就电煤价格约谈了相关企业,但市场能否就此稳定不容乐观。短期而言,通过强力的行政干预可以暂时稳定电煤供应,但长期来看,还需要理顺煤电价格体系。推行电价形成机制改革,短期的解决方案就是保证各方的供应积极性,采取上调电价等办法疏导煤电矛盾,解决电力企业政策亏损问题、调动火电企业积极性。长期而言,根本的解决办法依然是让电价通过市场交易产生,而不是由政府审批定价(当然政府对电价可以监管)。如果煤炭价格必须反映能源稀缺和环境成本,电价也必须同步反映。
二、以高耗能产业为代表的经济发展模式
中电联数据显示,2011年一季度,化工、建材、钢铁冶炼、有色金属冶炼四大重点行业用电量合计3512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32.2%。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增长对全社会用电量的贡献率超过三成。部分高耗能企业业绩增幅依然迅猛,如海螺水泥今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3.45%,净利润同比增长179.70%。
今年一季度粗钢、焦炭、水泥和钢材四项的增长分别为13.3%、29.8%、23.7%和17.4%,产能创历史新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味满足这些“电老虎”的胃口,继续“鞭打电牛”,在中国目前以火电为主的电力结构下,只能导致挖更多的煤。而煤炭专家们已经指出,我国目前每年生产的30亿吨原煤,只有一半符合安全、高效、环保的“科学产能”的标准。实际的经济运行,不得不容忍一定量的非科学产能,但放纵过高的非科学产能,只会导致更高的环境代价、资源浪费和矿难频发。这是一种“以粗放的能源供给满足增长过快需求的能源供需模式”。显然,这是一种不可持续的供需模式。
以水泥为例说说“合理需求”:从2000年到2010年,我国水泥年产量从6亿吨增至18.4亿吨,已占世界水泥总产量的近60%(钢、铁等高耗能产业情况类似)。快速发展的中国,需要大规模的基本建设,需要大量的水泥等等。但是,据专家们计算,现有产能已足以满足每年同时完成25亿平方米—30亿平方米建筑竣工面积、10万公里公路、7000公里高速公路、6000公里铁路、1500公里高速铁路和改建新建20个机场,已超出住房和各种必要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合理规模。客观上,这些高耗能产业已趋于饱和,再人为拉高其增长,只会使资源和环境的约束进一步趋紧,而那些既无科技含量又不惠及民生的高楼攀比工程、面子工程、高端投机性建设、高尔夫球场等,本来就是应当抑制的不合理需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