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课件】环境管理学.doc

  1. 1、本文档共2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课件】环境管理学.doc

第一章 环境管理学概述 教学目的:通过介绍环境管理学的产生、学科地位、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使学生了解关于环境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对环境管理学的理论根源、理论和方法体系有深刻认识。 教学重点:环境管理学的概念、环境管理学体制、环保战略,环境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我国环境管理体制及存在问题、环境管理方法。 教学难点:环境管理与环境管理学的区别与联系;环境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特征;环境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中理论与方法研究关系;战略、政策、对策之间的关系。 本章设置:本章共设四节: 第一节:环境管理学的产生 第二节:环境管理学在环境科学中的学科地位 第三节:环境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第四节:环境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第一节 环境管理学的产生 环境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见朱庚申2-3)   120世纪的科学知识体系   2环境科学是知识体系中一门最年轻、发展最快的科学   3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   4环境管理学 环境保护实践发展的需要(见朱庚申3-6) 1.从环保实践中产生和发展 2.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个工作领域 (1)作为一门学科 (2)作为一个工作领域 ①缺乏理论上的指导 a: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工作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 b:认为环境管理仅是微观层面的环保工作,把环保工作的重心和注意力放在了局部污染预防和治理上,忽视了宏观的环境决策和管理 c:阻碍了环境实践的深入和发展。 ②作为学科的环境管理的理论研究脱离中国的环保实践 a:环境管理的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b:缺乏总体上的规划和指导:出现超前性和滞后性两种趋势 3、《环境管理学》应运而生 4、意义 (1)是环境管理实践的总结和提炼,环境管理理论的升华和发展。 (2)标志环境科学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与成熟。 第二节  环境管理学在环境科学中的学科地位 一、环境管理学的概念 1环境管理学——(见朱6) 2环境管理——(见沈3-5) 休埃尔定义 1974年定义 我国学者定义 广义的环境管理 3两者关系 区别:前者的研究范围和对象包括了后者的研究范围和对象 联系:环境管理学以环境管理实践为基础 环境科学的学科体系 1.学科体系构成 方法论基础学科A 专业基础学科B 技术基础学科C 2.环境科学的方法论基础学科(见朱P8-11框图) 环境哲学 环境数学: 运筹学——环境决策;环境统计学——环境数据资料整理与分析 环境心理学 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 3.环境科学的专业基础学科 环境管理学、环境法学、环境经济学 环境生物学、环境规划学、环境医学 环境地学:环境地质学、环境化学、污染气象学、环境土壤学、环境海洋学 环境化学:环境分析化学、污染化学 环境物理学:声学、电磁学、光学、空气动力学、热学 4.环境科学的技术基础学科(见朱11-12) 环境评价学 环境决策学 环境工程学:大气、废水、固废、噪声、生态工程 环境信息管理 三、环境管理学在环境科学体系中的地位(见朱12) 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作为学科、作为工作领域 1作为学科的环境管理学 组成: (1)理论基础 a:管理社会学理论:核心是社会-经济控制论、行政管理学 b:管理心理理论 c:系统理论核心是系统协调理论 (2)专业基础 环境管理 、环境规划、环境法学、环境生态保护、环境经济学、环境监理 (3)技术基础 环境评价、环境预测技术、环境决策技术、环境工程技术、环境监测技术、环境信息管理技术 2作为工作领域的环境管理学 面对和解决的环境问题包括了环境科学的全部实践内容 领域环境管理(资源环境管理、技术管理、信息管理) 要素环境管理(水、大气、噪声、固废、海洋) 专项环境管理(城市、乡镇、农业、生态) (4)行业或部门环境管理(冶金、电镀、电力、印染、造纸) 第三节 环境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研究对象:生态——经济——社会系统 二、研究对象的构成 构成 地位 作用 关系 生态系统 基础 受制于其它子系统的同时,又对其它子系统产生反作用。 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经济系统 纽带 为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提供资金和技术。 社会系统 核心 人口数量与素质对整体系统产生巨大的影响,人类的生产与消费方式对其它子系统产生直接的制约作用。 三、研究对象特征 1层次性: 系统结构层次性:一个系统从属于更大的系统。 如:生态系统 分解者 第一生产者 第二生产者 (2)系统联系的层次性:三个系统由低到高层次 2协同性:两种形式 (1) 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一个子系统的变化与发展在其他子系统的作用和影响下存在趋同现象 (2) 子系统之间的竞争:子系统内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与变换都受到其他子系统的限制与影响 3整体性 系统内部矛盾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