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百时美施贵宝财务操纵案例剖析 - 论文
百时美施贵宝财务操纵案例剖析 - 论文
关键字:案例 财务 操纵 剖析
素有“健康天使”之称的美国第四大制药公司百时美施贵宝(bristl-y-ers squibb .以下简称“bs”)是一家蜚声世界的制药企业。然而,这样的一位健康天使最近却丑闻缠身。2002年10月,美国司法部和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se)宣布对bs的收入确认和存货问题展开正式调查。2002年12月,20多位bs的前任和现任高管人员向《华尔街日报》披露了该公司在收入确认、重组准备以及合并政策中的多项“会计阴谋”;2003年3月10日,bs对外公布了一份未经审计的重述报告,报告承认:1999年至2001年,销售收入虚增24.9亿美元,净利润虚增9.13亿美元;2002年前6个月的销售收入净额虚增6.53亿美元,净利润虚增2.01亿美元。 一、bs财务舞弊背景 bs是由百时美公司和施贵宝公司在1989年以换股合并的方式成立的。1994年,查尔斯。韩保德就任bs的首席执行官,把bs带入了外延扩张的新时代:在短短5年里,他带领bs通过收购、投资等方式在全球繁衍了约50条年销售额超过5000万美元的各类产品生产线。到2000年底,bs的资产规模较之1993年扩大了一倍半,销售收入、净利润和每股收益也比1993年翻了一番。 兼并扩张在短期内营造了经营规模和效益“蒸蒸日上”的景象,但迅速扩张却增加了集团化管理的复杂性并带来混乱,导致bs过于庞大而产生规模不经济。20世纪末,美国制药行业竞争加剧、利润衰退,拉美地区的经济危机也使bs在该区域的大量子公司的获利能力急剧下降。由于兼并后未能有效地整合,不同地域的业务单元之间缺乏起码的内在联系和必要的相互支撑,使得bs掉进了多元化经营的陷阱。 与此同时,投入数十亿美元资金、拥有世界一流研究人才的“bs药物研究院”在百时美公司和施贵宝公司合并后就一直处于“零产出”状态,获利能力强的新药品严重断档。从1997年开始,为bs带来丰厚利润的tax-l和buspar等主打药品的专利技术纷纷被解禁,其他竞争对手乘虚而入,不断蚕食bs的市场份额。到2001年,bs高回报的药品销售已捉襟见肘。内忧外患最终把bs这一制药大亨“逼”上了财务操纵的绝路。 二、bs财务操纵手法透视 1、“填塞分销渠道”(hannel-stuff-ing),透支销售收入 利用“填塞分销渠道”的营销伎俩突击增加销售收入是bs使用的最主要财务操纵手法。“填塞分销渠道”是一种向未来期间“预支”收入的恶性促销手段,卖方通过向买方提供商业刺激,促使买方提前购货,从而在短期内实现销售额的大幅提升,美化财务业绩。 在美国,制药公司的多数药品是通过分销网络进行销售的。微薄的转销利润常常迫使药品分销商们竭力囤积那些价格有上涨潜力的药品。一旦分销渠道内有消息暗示某种药品的价格可能上调,它们就会额外增加这类药品的库存。正因为如此,制药公司为粉饰短期收益,可以通过暗示等方式(比如将药品提价的信息透露给分销商)诱使分销商购买更多的药品。根据行业惯例,制药公司通常会留意分销商的库存水平,并在分销商库存过量的情况下,负起向分销商发出减存警告的义务。近年来,“填塞分销渠道”带来的利益往往使制药公司忘却其义务,导致分销商库存积压,填塞了销售渠道。这种不负责任的促销行为不仅为分销商深恶痛绝,也经常使投资者误以为药品需求旺盛,进而做出不当的投资决策。 bs就是使用上述手法增加收入的一个典型。而且,“填塞分销渠道”的丑闻曝光后,bs还一度理直气壮,不愿对销售收入进行追溯调整,理由是它与分销商签订了经销合同。根据这些合同的约定,不论经销商是否能完成二次销售,bs都将如期收账。然而,根据美国证券委员会(se)首席会计师办公室文告第101号“财务报告收入确认”(sab 101)的相关规定,如果发运存货的所有权已经转移给了分销商,但交易的实质却是一种寄售或筹资行为时,卖方不能在出售给分销商的时点确认销售收入的实现,而必须等到分销商完成二次销售后方可确认。sab101同时列举了几种不得确认销售收入的情形,其中包括:1、如果分销商对卖方支付义务的实现明显有赖于它是否能完成产品的二次销售,卖方不能在分销合约规定的付款时点确认销售收入的实现。2、卖方对分销商未来的经营情况负有明显的责任,而分销商未来的经营又取决于自己是否能实现产品的二次销售时,卖方不能在产品发运后就确认销售收入的实现。 根据上述规定,如果分销商手持药品数量严重超过市场需求,就意味着他们不能全部实现药品的二次销售。换言之,靠二次销售赚取价差的分销商将因此缺乏支付能力。其次,bs对市场的药品需求量负有关心的责任,如果由于它肆意对分销商进行商业刺激,造成分销渠道阻塞,它就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