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杀虫微生物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0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杀虫微生物学课件

一、杀虫微生物学   杀虫微生物学是研究利用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以及线虫等病原物(Pathogen)对害虫(以及螨类)的致病作用造成害虫的大量死亡来抑制害虫虫口的科学(内容包括病原物的分类、致病作用、生物学、生态学、杀虫机理、防治方法等)。由于昆虫的病原线虫通常都很小,因此习惯上将他们连同细菌、真菌、病毒及原生动物等一起视为昆虫的病原“微生物”。 二、昆虫病理学的概念 昆虫病理学是研究昆虫的各种疾病及其起因的科学,也是研究昆虫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学科。 主要内容:研究引起昆虫疾病的各种病原生物-病原学(Etiology)、症状学(Symptomatology)、大体病理学(Gross Pathology)、组织病理学(Histopathology)、生理病理学(Physiopathology)以及流行病学(Epizootiology)等。为防治益虫的疾病和利用昆虫病原体防治害虫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主要任务:查明各种病原体的种类、分类地位、生物学及生态特性;研究病原作用于虫体后的致病机理及流行因素、揭示病虫虫体出现的一系列结构、功能、和代谢方面的变化,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阐明疾病的起源、发生、发展的规律,并从这些特殊规律中探索一般规律和它们之间的共同本质。 2)传输 ①自发运动:病原体自己运动寻找寄主,如鞭毛菌游动孢子具鞭毛,线虫可借水膜运动,虫霉及虫草可弹射等。 ②直接被动运动:靠感病个体携带到它处 a. 产卵:从母体的卵巢传递到下一代卵内。 b. 交配:交配时由雄虫通过产卵器向雌虫传递。 c. 自残:传递细菌和病毒。 ③间接被动运动(经介质传递) a. 物理因子(气流、水流),如白僵菌、绿僵菌孢子、苏芸金杆菌等随气流雨水等传播。 b. 传播媒介。如捕食性昆虫、鸟类、食腐昆虫等可食下病原体,而病原体在其肠道内不变化,但可随之扩散。 2) 昆虫的细胞保卫反应 ①吞噬作用:昆虫的血细胞相当于动物的白血球,血细胞可通过吞噬作用而将特异物摄入细胞质而消化。吞噬作用的血细胞主要是浆细胞和颗粒细胞,浆细胞在捕捉外来物时,会使自己变成阿米巴状,而颗粒细胞在迂到外来物,吐出絮状物,将其粘附并包入细胞内。吞噬作用分作4个步骤:A认辨与趋化性。B粘附。C摄取。D消化 ②被囊化作用。侵入的异物大于血细胞或寄生物团聚在一起不便于吞噬时,多数的血细胞包围在寄生物的周围,形成一个厚的包囊,首先是血细胞识别异物并与之粘联,稍后到来的血细胞粘附在来的血细胞外层,被囊化层血细胞分泌含有丝状物质的粘性多糖,随着血细胞附着作用的结束,被囊形成。在被囊形成中往往伴随着黑化反应(在被囊化和血球凝固的过程中,往往有黑色素沉积,这种黑色素的抗生作用,对异物的隔离、创伤的愈合、组织的着色和硬化都有作用)-一种体液免疫作用。 ③瘤的形成。如寄生物太多,吞噬作用和包囊作用会结合形成较大的团块。 5、种群的易感性 种群的健康水平与个体的健康状况不同。往往全体感病反而对群体有利。种群是个体的集合,是个体的基因型所组成的种群遗传物质的总体。在环境因素作用下共同构成种群质。种群具有按环境条件调节自身密度的能力。典型的种群中有6种昆虫个体:①典型的感病昆虫;②不典型的感病昆虫;③未受感染的免疫昆虫;④未受感染的易感昆虫;⑤受潜伏感染的昆虫;⑥健康的代菌者。 (三)环境条件与感染 1、非生物因子 主要是温度,因为昆虫是变温动物,随温度变化而影响疾病的进程。一般情况下高温使寄主体内致病过程加快。感染后的昆虫在不同温度下饲养,温度越高,死亡越快。 阳光对病原物的孢子有一定影响,大部分散射光对真菌孢子萌发有促进作用,但紫外光又影响其活力,阳光直射90小时,活力钝化。BT孢子在阳光下30分钟有50%失活。在阳光直射的森林中传染病难形成流行状态,而在一定郁闭的森林中往往发生病毒病的流行病。 湿度在真菌病中起重要作用,因为:①多数真菌孢子的萌发入侵需要高湿;②在自然界传播所需的新孢子,只有在高湿条件下才能从尸体上产生;③有利于扩散。在虫生线虫中,它的自然侵染常常局限在潮湿地区。 2、生物因素 1) 病原物的多重感染。一般昆虫大多只受一种昆虫感染,少数受两种以上病原物侵染。同一种群中的不同个体,感染病原物的种类有不同。一般只要两种病原物间无拮抗作用,都会加快昆虫死亡速率。有增效作用。 2) 媒介物的增效作用。 ①昆虫:曾将

文档评论(0)

sanshengy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