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从循证医学结果看糖尿病早期干预的必要性及治疗策略课件
严峻的现实 ——糖尿病防治现状 糖尿病: 一个增长中的全球危机 糖尿病患者死亡率持续上升 促使心脏疾病升降的原因 50% 2型糖尿病诊断时就有并发症 为什么现有治疗模式对大血管病变防治效果不佳? 糖尿病发病率、死亡率持续上升 糖尿病是心脏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 大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最危险的杀手” 从多个循证医学试验结果找到的启示 早期接近正常的血糖控制可以带来“持久”的血管收益 DCCT: -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Trial EDIC: -Epidemiology of Diabetes Interventions and Complications DCCT/EDIC:强化和常规控制组的血糖变化 DCCT(6.5yr) 结果 微血管病变↓35% 神经病变↓76% 心血管事件:无显著差异 DCCT研究:同样的HbA1c水平,视网膜病变绝对危险下降的幅度显著不同 DCCT/EDIC:血糖控制 DCCT/EDIC:微血管并发症 EDIC:第4年视网膜病变的进展 DCCT/EDIC:大血管并发症 DCCT/EDIC(随访6年): 糖尿病组与年龄配对非糖尿病对照组的颈动脉IMT 2型糖尿病同样存在记忆效应——UKPDS研究后观察 所有存活的患者在UKPDS结束后即进入历时 5年的随访(1997-2002年) UKPDS研究中,强化血糖干预组患者的平均HbA1c水平在试验结束后第三年时上升达到与常规治疗组相当,两组无显著差别 2型糖尿病同样存在记忆效应——UKPDS研究后观察 经过为期5年的随访,此前强化血糖治疗组的患者并发症风险仍然低于常规治疗组 强化血糖治疗的收益长期存在 早期干预,效果更佳 MeRIA7、 STENO-2和 PROactive比较 PROactive研究 PROactive研究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匹格列酮在2型糖尿 病患者的心血管二级预防试验 干预为期 3 年 总样本量 5238 例 2005年9月12日在希腊雅典首次发布结果 PROactive研究纳入标准 2型糖尿病患者,HbA1c6.5% 合并以下一种或多种病变 心肌梗死病史 ≥ 6个月 中风 ≥6个月 PCI 或 CABG ≥ 6个月 急性冠脉综合征 ≥ 3个月 具有冠脉狭窄的证据:运动或心肌核素试验阳性、冠脉造影提示至少有一处病变狭窄 50% 由于缺血引起的周围血管病变或截肢 STENO-2研究 研究为开放、对照平行试验 在2型糖尿病和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中,比较强化多因素干预与常规干预在心血管事件等方面的差异 平均随访7.8年 总病例数:160例 研究中拜唐苹?对心肌梗塞的影响 STENO-2研究结果 为什么三个研究结果如此不同? 三个研究进行干预的阶段不同 PROactive受试者为均已有确切的大血管病变或心血管事件的T2DM患者 MeRIA7受试者为T2DM早期患者,病情最早、最轻 STENO-2的受试者为T2DM伴MAU患者,病情介于前二者之间 2型糖尿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二级预防研究 PROactive研究的结果提示,在已合并心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降低心血管危险(二级预防)可能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证据: 小 结 T2DM患者一旦被诊断,特别是在MAU发生前就进行综合干预,使血糖、血脂、血压甚至包括体重等都全面达标,就可能有效防止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反到疾病发展至已发生了心血管事件再进行全面的强化达标治疗,虽然耗费大量的费用和精力但得到的效果尚不理想 餐后血糖在早期干预中的重要性 STOP-NIDDM 和 DPP 二甲双胍对IGT人群心血管事件发病危险的影响 如何认识同样3年的干预获得不同的心血管收益结果 DPP:平均空腹血糖变化 DPP:平均HbA1c变化 小 结 在IGT阶段,目前仅有STOP-NIDDM研究证实拜唐苹?可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病危险 DPP研究中,二甲双胍未能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病危险的原因之一可能是:未能有效干预负荷后血糖(负荷后血糖是IGT人群的基本特征) 早期干预获得良好收益的原因 “代谢的记忆效应”学说 DCCT研究者提出“代谢记忆效应”概念 This carry-over effect of prior glycemic exposure on the later course of complications (superimposed on the effect of concurrent glycemic exposure) has been called metabolic memory or metabolic imprinting. “代谢的记忆效应”学说 代谢的记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