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网信息化建设.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管网信息化建设

地下管线的信息化 地下综合管网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城市生存发展的生命线,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地下综合管网的建设也在不断扩展,随之产生海量的管网数据。但与之相对应的管理模式、管网的信息化建设却一直滞后于管线的发展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需要。 一、信息化滞后所带来的弊端 1、城市建设管理长期以来重视地上忽视地下,难以建立一套科学、严格的管理程序, 2、因地下管线的更新等因素,各个管线权属单位各自为政,使地下管线档案资料不统一、数据不全面、缺失严重; 3、管线资料离散存储,老一辈的管理人员退休,管线也随之一起“退休”了;甚至有的地区依然沿用80年代的“档案柜里找图纸,扛着铁锹找管线”这种落后的管理手段。 种种落后的信息化建设必然会导致事故频出。 供水管网信息化管理不到位,无法及时掌握管网现状,供水“滴、漏、冒、跑???现象无法根治。据统计,我国一些城市,特别是北方城市,供水损失多在30%左右,个别城市甚至高达40%。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由于旧材质和安装工艺均比较差,加之水浸土蚀,巡线人员无法一一巡查,自然漏失率十分严重。二是由于管网的信息化管理不到位,数字水务管网模型没有完善的建立起来,供水泵站对供水进行二次加压,而相应的管线却无法承受水压的变化,造成加压损失,这种损失高达供水损失的60%。 道路施工之前无法获取相应的地下管线资料,挖掘机挖断管线的事故也是层出不穷。据济南市市政局统计,自2007年以来,济南市因施工等原因挖断燃气管线事故达500余起,累计造成经济损失数亿元。因建设施工、拆迁、占压等第三方行为对燃气设施安全危害而引发的事故占燃气事故的30%以上,这也成为燃气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 大量管网资料需要处理,给水、雨水、污水、电力、电信、煤气、热力、电视、路灯、工业、公交等地下管线线位的选址在数据上的一点偏差都可能带来增加工程量或不可估量的安全事故。 二、完善的管网信息化所发挥的作用 济南市自2010年开始对城市供水、供气、供热、路灯、排水、防汛、桥梁等市政公用设施进行全方位数字信息化处理,搭建数字市政调度指挥平台,实现市政公用设施的科学管理、决策分析、指挥调度、预警监测和应急处置等。目前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建成地下管线信息“一张网”管理平台。 济南市已经建立了各种市政专业数据库:完成了4495公里的供水、燃气、排水、供热等各类地下管线数据普查和入库;通过这些数据建设,既掌握了各类市政设施的详细情况,更摸清了在城市地下盘踞了几十甚至上百年的市政管线的“家底”。施工之前一张详细准确的地下管网图,极大的减少了因施工挖断管线而导致的断水、断电、断气事故。 2、海量空间数据挖掘与决策支持。地理信息平台对海量的管线空间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包括拓扑分析、爆管分析、冲突分析、专题分析、辅助决策等一系列功能,为市政设计、规划、施工、应急抢险等提供相应的决策支持,有效的避免先修路后开挖铺设管道的“马路拉链”现象。 3、变被动“救火”为主动预防。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监控及数据采集系统对全市供水、供气、供暖管网进行实时远程遥测,通过监控中心对各类数据进行监控,对异常情况自动预警报告,防范事故灾害。 4、最大化的体现民生与服务,老百姓的口碑即是市政行业的丰碑。市政行业涉及到的供水、供暖、燃气、排水等行业与百姓生活紧密关联,是典型的民生工程。管网的信息化系统建立之后,各类管道爆管造成的停水、停气、停暖事件已经极少发生了,在监控中心自动、实时的对服务质量进行追踪,当服务参数不达标时,能及时调度处置,确保市民在用水、用气、取暖上的高质量服务。 三、济南数字市政管网信息化的建设模式 城市地下管线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实现地下管线信息的共享与应用,为此,我们需要对城市地下管线普查数据和竣工测量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建设一个为城市地下关心信息的动态管理和共享应用提供技术支撑的平台。 1、综合地下管线现状数据库建设。首先通过地下管线普查手段,建立完整、准确的现状综合地下管线数据库;其次,通过对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地下管线进行竣工测量和整合入库,实现地下管线信息的动态更新,避免出现管线数据库“呆、板、死”的现象。 2、基础网络建设。在纵向上,基础网络要连接城市应急指挥中心、政府与地下管线相关的各个职能部门、区(县)与地下管线相关的各个职能部门等三级;在横向上,基础网络要连接市级、区县级政府各个地下管线相关职能部门,形成整个城市地下管线信息互通互联、资源共享的基础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充分利用3S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物联网技术以及云计算技术等先进科技,提供更大的推动力。 3、法规标准体系和技术体系建设。地下管线共享应用时系统建设的目的,而标准时建立地下管线信息共享的前提,法律法规则是实现地下管线信息共享的保证。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