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温室大棚蔬菜生产中应用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温室大棚蔬菜生产中应用
[摘 要]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一种新型的促进农产品增产、增质、增收的新技术。这种技术在温室大棚的蔬菜种植的应用中,不但对蔬菜产量进行提高,而且使农药和化肥的用量降低,使蔬菜品质大大提升。
[关键词]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温室大棚蔬菜 措施
[中图分类号] S6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1-0063-01
秸杆反应堆技术是采用生物技术有效解决当前大棚蔬菜栽培中存在的二氧化碳亏缺、地温过低、病害严重、土壤生态恶化等四大难题,进而获得高产、优质、无公害农产品。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于一身的新技术。
我镇连续两年代表莱芜市莱城区承担了山东省生态示范县中的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推广应用项目,在我镇的柳行沟村、卢家庄村和王方下村的500个温室大棚中进行了试验推广,效果比较明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我镇温室大棚蔬菜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镇地处莱芜市西部,为典型的平原地区,粮食作物主要以小麦和玉米为主,作为莱芜市的菜蓝子,拥有3000多个蔬菜温室和大棚,蔬菜主要以黄瓜和西红柿为主。由于连年生产,各种地病和蔬菜病虫害比较严重,其中黄瓜和西红柿中的线虫病发生比较严重,同时连年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降低了蔬菜的品质,影响到了菜农的收益和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1.CO2亏缺。
CO2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温室大棚蔬菜生长不可或缺的气体肥料。温室大棚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在冬季时大棚内的气温很低,而且进行通风换气的次数少,在植物生长不断的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中使大棚内的CO2的浓度逐渐降低,出现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O2浓度的高低已经成为大棚蔬菜高产的重要因素。
2.温度相对较低,病害发生严重
由于受温室大棚外温度影响,棚室内温度尤其是地温较低,夜温更低,而且湿度又大,植物根系生长缓慢,吸肥吸水能力差,植株长势弱,因此抗病能力差。加上相当一部分菜农健康栽培防病意识薄弱,致使西红柿灰霉病、叶霉病、晚疫病以及黄瓜霜霉病、叶枯病等低温高湿病害在我镇温室大棚蔬菜生产上发生严重。
3.根部环境恶化,连作受到影响
由于大棚蔬菜在进行种植时大部分存在过量使用化肥的现象,导致逐渐出现土壤出现次生盐渍化和板结现象。有的棚室内的土壤中的盐分含量与田地的盐分含量相比高出数倍有的出现10倍以上。尤其是多年种植一种植物时,常常导致土壤中的各种矿物质含量失去平衡。蔬菜根的生长环境也逐渐恶化,蔬菜也逐渐出现枯萎病、根腐病、根结线虫病等多种土传病害。
二、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应用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多地多种作物上应用成功经验,完全能够在我镇温室大棚内应用于,它既可以科学合理的应用我镇丰富的玉米秸秆资源,又可以对各种疾病进行防治。也从根本上对土壤进行改善,解决因长期施用化肥农药而出现的土壤生态恶化、农产品污染等问题。能够解决我镇目前温室大棚蔬菜生产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1.菌种处理
应用专用菌种。按1公斤菌种兑掺20公斤麦麸,10公斤饼肥,干着拌匀,再加水35~40公斤,混合拌匀,以手能攥出水滴为宜。堆积发酵4~5小时就可使用。如当天使用不完,应摊放于室内或阴凉处,厚8~10厘米,第二天继续使用,一般应在2天内用完。
2.行下内置式秸杆反应堆技术
主要有开沟、铺秸秆、撒菌种、覆土、浇水、打孔和定植等几个技术环节。
2.1秸秆种类:以作物秸秆为主,优先选用玉米秸、麦秸,我镇常年种植玉米面积4万亩,每年可生产干玉米秸约2万吨,以往除少部分用作饲料外,其余几乎全部被焚烧掉,应用该技术后,被烧掉的部分完全能够满足蔬菜生产上的应用。
2.2开沟:在温室内南北向开沟,具体大小根据种植作物进行调节。
2.3铺秸秆:在开好的沟内铺满秸秆(干秸秆),厚度约为30cm。
2.4撒菌种:秸秆铺好后,按照菌种与秸秆1:400的比例撒入专用微生物菌种,每亩用量约10kg菌种。
2.5覆土:将沟两边的土回填于玉米秸秆上,覆土厚度不低于30 cm,然后整平。
2.6浇水:浇水以湿透秸秆为宜,隔3~4天后,将垄面找平,秸秆上土层厚度保持30cm左右,覆膜,打孔。
2.7打孔:在垄上用12#钢筋(一般长80~100厘米,并在顶端焊接一个T型把)打三行孔,行距25~30厘米,孔距20厘米,孔深以穿透秸秆层为准。
2.8定植:在秸秆经过微生物腐解15日后,定植作物。
3.行间内置式秸杆反应堆技术
其操作程序基本同行下内置式。在沟内进行,挖土深30~40厘米,宽50~60厘米,铺放秸秆,沟两头露出秸秆10厘米。将拌好的菌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7.2 弹力 同步练习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docx VIP
- 7.2+弹力(课件)-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2024).pptx VIP
- 强震球:五年级《分数的意义》课件(13页)-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pptx VIP
- 2023年苏州市相城区教育局招聘事业编制教师考试真题.pdf
- 混凝土课程设计无错版(中南大学).doc
- 隧道专业英汉词.doc
- 《项目管理精华:给非职业项目经理人的项目管理书》读书笔记.docx
- 《柏林广场A1》练习册听力原文Lektion1-6.doc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弹力》课件.ppt VIP
- 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移动源应急管理技术指南及编制说明.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