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花椒子不同提取物体外抑菌效果.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花椒子不同提取物体外抑菌效果

花椒子不同提取物体外抑菌效果   摘要:为研究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n)子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无水乙醇、蒸馏水5种试剂从花椒子中提取其活性成分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花椒子的抑菌活性部位是乙酸乙酯和水的提取物,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菌作用较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12.500 mg/mL和25.000 mg/mL,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25.000 mg/mL和50.000 mg/mL。试验表明花椒子提取物在体外对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n)子;提取物;抑菌效果   中图分类号:S482.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3-0578-02   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n)属芸香科多年生灌木或小乔木,主要分布在四川、山西、山东及秦岭以南等地区[1]。截至2009年底,四川省花椒种植面积为8.04 hm2,总产量21 000 t,产值5.7亿元。四川汉源县是花椒的著名产地,汉源花椒以皮厚肉丰、色艳味浓而闻名全国,有“贡椒”之称[2]。花椒子是花椒果皮生产中的主要副产物,但长期以来一直未被利用,在产地大量的花椒子被当作燃料烧掉或作为肥料,甚至被当作废物丢弃。   花椒子黑色、有光泽,内含丰富的油脂和蛋白质,占花椒总产量的60%~70%。花椒和花椒子均可以作为药材,花椒子在中药中被称为椒目,该药味苦、辛,性寒,有小毒,具有利水、平喘之功;主治水肿胀满、痰饮喘逆等症[3,4]。目前,对花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根、叶、子、果皮的化学成分分析,生物药理活性及花椒的加工应用[5]等方面,而对花椒子的抑菌作用鲜有研究。本试验采用管碟法,研究花椒子提取物对常见的几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为花椒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花椒子2011年采自四川汉源县,经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药学系范巧佳副教授鉴定为正品。   1.2 供试菌种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沙门氏菌(Salmonella)由四川农业大学药学实验室提供。   1.3 材料及试剂   材料包含索氏提取器、旋转蒸发仪、恒温培养箱、培养皿、超净工作台、灭菌锅、微量加样器、钢管。试剂石油醚(b.p.60~90 ℃)、乙酸乙酯、正丁醇、无水乙醇均为分析纯。   1.4 方法   1.4.1 花椒子不同提取物的制备 取花椒子粉末10 g,加90 mL石油醚索氏法提取3 h,提取液浓缩,得石油醚提取液;残渣再用乙酸乙酯90 mL提取3 h,浓缩得乙酸乙酯提取液;药渣再用正丁醇90 mL提取3 h,浓缩得正丁醇提取液;药渣晾干再用80 mL无水乙醇提取3 h,提取液浓缩得无水乙醇提取液;药渣晾干再用80 mL蒸馏水在80 ℃水浴提取4 h,过滤得水提液。   1.4.2 细菌的活化及菌悬液的配制 将供试菌种接入相对应的试管斜面培养基上,将供试菌种活化,细菌置37 ℃恒温培养箱内培养18~24 h,在无菌操作的条件下,取培养活化好的菌株,用接种环挑取少量菌体,用无菌生理盐水配制成菌体悬浮液,使菌悬液浓度达到106~107 CFU/mL。   1.4.3 体外抑菌试验 体外抑菌试验采用管碟法进行[6]。用无菌棉签蘸取浓度为106~107 CFU/mL的细菌稀释液,涂布于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用无菌镊子将钢管均匀摆放平板上,静置10~15 min后滴加花椒子提取液,加至液面与钢管表面平行即可。将平板37 ℃培养18~24 h后,用游标卡尺测量抑菌圈大小。分别用相应试剂做对照。   1.4.4 试验结果判定标准 试验结果判定标准:抑菌圈直径大于20 mm为高度敏感,10~19 mm为中度敏感,小于10 mm为低度敏感[7]。   1.4.5 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8]。将抑菌效果最好的提取原液用相应溶剂倍比稀释,依次配成浓度为50.000、25.000、12.500、6.250、3.125、1.563 mg/mL 6个浓度的肉汤培养基试管,向各管中添加菌悬液50 μL,置于37 ℃条件下恒温培养。18~24 h 后,观察记录各试管是否长菌及生长情况。每个浓度梯度做3组平行试验,不长菌的最小浓度为该样品的最小抑菌浓度。以相应试剂做对照试验。   1.4.6 最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 在最小抑菌浓度的基础上,分别将无细菌生长试管的肉汤培养基划线接种于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