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诗歌吟诵之方法(台湾新雄教授).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歌吟诵之方法(台湾新雄教授)

詩歌吟誦之方法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 陳新雄 學習詩歌吟誦,我曾經在香港浸會大學教導學生吟誦,而且頗為成功,極有成效,香港一般是使用粵語,也能讓學生學會用國語來吟誦,而且韻味十足,這就更增加了我教學生吟誦的信心。根據我的教學經驗,應從五、七言的律體詩開始,因為五、七言的律體詩,格律有一定,學生最易學習,只要把五、七言律詩平仄的基本格式吟詠熟了,讀詩就容易了。現在把五言律詩的四種平仄格式抄錄在下面,並附合於其基本格律的古人詩選一首於後,為使學者能仔細體會詩旨,掌握詩中的感情,這也有助於吟誦,故今特把所附的詩選,作一番賞析,以助於吟時,掌握詩中的感情,而能把這種感情藉吟誦表現出來。 〔一〕近體: 下面先說五言律詩的平仄: 【甲】仄起式:    所謂仄起式,就是五言律詩首句中的第二個字是仄聲,凡是五言律詩首句第二個字是仄聲的,我們稱它為仄起式。   (一)首句不入韻式:      仄仄平平仄1),平平仄仄平2)。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3),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杜甫 〈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唐肅宗至德二年(757),杜甫四十六歲,安祿山史思明等叛軍攻陷長安,七月,杜甫聽到唐肅宗即位於靈武,乃將妻兒家小安置在鄜州的羌村,隻身去投奔肅宗,途中被叛軍所俘獲,帶到長安,因官職卑微,未被囚禁,因此留居在陷城長安,不得他處音訊,獨處寂寞,念及前方戰事,憂心如擣,惟以窮愁度日,除憂國憂民外,又隨時懷念家人骨肉,如鄜州的妻兒,平陰的兄弟,還有鍾離的韋氏妹,故此時的詩中,多寫因家事而感到國難的真情語。在此時所作諸詩篇中,談到感時憂別,心景雙寫,則當首推次年三月所作的〈春望〉一詩,最為沉痛。   仇兆鰲的《杜詩詳注》說:「此憂亂傷春而作也。上四,春望之景,睹物傷懷;下四,春望之情,遭亂思家。」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詩的一開頭兩句,即寫的是春望所見。唐代的首都是長安,現在看到的是首都淪陷,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仍在,可是雜草亂生,樹木青森。只用一個「破」字,巳使人怵目驚心了;再加一個「深」字,更令感到滿目淒涼了。司馬光在《溫公續詩話》裏說:「古人為詩,貴在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故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近世唯杜子美,最得詩人之體,如〈春望〉詩,國破山河在,明無餘物矣;城春草木深,明無人跡矣。」長安經過安史之亂的殺戮擄掠,不僅財物被搶劫一空,而人民也多死於戰亂,十室九空,只兩句就顯現一場浩劫的前所未有的鉅大了。杜工部在這兩句裏明為寫景,實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於景,使情景交融,為全詩營造好了氣氛,也為後文埋下了伏線。詩一開頭就用了對仗,而且屬對工巧,屬於《文心雕龍》所謂「反對」為優的「反對」,圓熟自然,詩意跌宕。「國破」對「城春」,兩意相反。「國破」的頹垣殘壁,拿來跟充滿生意的「城春」對比,在滿城明媚的春光中,本應是遊人如織,仕女如雲的時候,而今竟是斷壁頹垣,無限淒涼之境;「國破」之下繼之以「山河在」,只有山河仍在,其他一切都巳面目全非了。「城春」原是明媚的春景,後綴以「草木深」,除了草木榛蕪外,什麼也沒有了。「國破」與「城春」後面所接的都是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先後相背,詩意翻騰。明代胡震亨極為贊賞此聯,《唐音癸簽》載其說云:「對偶未嘗不精,而縱橫變幻,盡越陳規,濃淡淺深,動奪天巧。」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兩句詩有兩種不同的解釋,司馬光說:「花鳥平時可娛之物,見之而泣,聞之而悲,則時可知也。」司馬光的說法,為一般人所採用,花鳥本是令人歡娛的東西,但人因感時恨別,反使人見了為之墮淚驚心。另一種解釋,就是用花來比擬人,也就是修辭學上的“擬人格”,把花鳥比擬為人,感時傷別,花也濺淚,鳥也驚心。這兩說雖然是不同,但精神上卻是一貫的。一則觸景生情,一則移情於物,這樣含意豐富,正是詩的含蓄之美,取意多端。詩的前四句都從「望」字而出,詩人俯仰膽望,視線由近而及遠,又由遠而至近,從城郭而遠望山河,再從草木而細察花鳥,層層搜覽,一一觀察,感情由隱而至顯,由弱而轉強,步步推進,絲絲抽取。在景與情的交替變化中,仿佛可以看見詩人翹首遠望的神態,先遠望,後低頭,再沉思,最後過度到後半部的想望親人。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詩詳注》引趙汸曰:「烽火句,應感時;家書句,應恨別。」安祿山於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十一月以十五萬人反於范陽,肅宗至德元年(756)六月哥舒翰出戰潼關,大敗。七月祿山遣將孫孝哲率兵入長安,殺嬪妃、公主、皇孫等數十人,搜捕百官、宦者、宮女送至洛陽。故自安史之亂以來,戰火連綿,春深三月,猶未息兵,無

文档评论(0)

linjuanr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