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上颌窦提升111.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颌窦提升111

上颌窦提升术 上颌窦底提升术:   当上颌后牙缺失后,上颌窦的底壁就会下降到缺失牙原来的牙根的位置,加之牙槽嵴萎缩、上颌窦气腔化,导致上颌窦底到牙槽嵴顶的高度不足,此时一旦种植就有可能穿透上颌窦壁,为了植入种植体,经常需要将上颌窦底黏膜抬高并补骨,使其创造足够的骨量,提供牙科植体的种植。    上颌窦提升术 就是指提升上颌窦底的位置后,将骨移植材料放置于新形成的窦底与原上颌窦底之间,使得上颌窦底至牙槽骨嵴顶高度增加。 上颌窦底提升术的起源: 19世纪初,欧洲人利用熟石膏注入的方式治疗上颌窦疾病。 70年代中期,Tatum提出开放式上颌窦底提升术,使用自体骨将上颌窦底提升并同时植入植体,Boyne和James是第一位正式将上颌窦底提升术在文献上记录下的学者。 Tatum于80年代中期为上颌窦底提升术设立了一连串的规则,之后的研究者即根据这些初步的工作延续改进上颌窦底提升术。 Summers在1994年发表osteotome technique作为上颌窦底提升术的方法。 1998年,林野在国内率先报告上颌窦提升术,使该区种植成功率大大提高,成为常规种植修复的安全区域。 开放式上颌窦底提升术   开放式上颌窦底提升术是在上颌窦前壁处开窗,通过特制的提升工具将上颌窦底黏膜提升,在提升的上颌窦底处可放置移植骨块或人工骨粉,可同期或分期植入种植体。 开放式上颌窦底提升术 优点: 该术可在直视下进行, 能形成充足的骨量 窦膜损伤易处理 提升的上颌窦底高度较高、易控制,多用于上颌后份植入区骨质高度5mm的病例。 开放式上颌窦底提升术 缺点: 手术范围较广、损伤较大 术后反应较重、费用高,患者不易接受 由于上颌前磨牙及磨牙的天然牙根在上颌窦区域常位于上颌窦腔内,上颌窦粘膜包绕该牙根,走行不规则,加之上颌窦本身凹凸不平,单个牙缺失或间隔牙缺失行上颌窦底提升术时,受其近远中相邻牙根的影响,要完整无损的剥离上颌窦粘膜相当困难。 开放式上颌窦底提升术 外提升一般分为:    (1)infracture osteotomy technique;    (2)antrostomy ostrotomy technique;    (3)grinding technique 目前常采用infracture osteotomy technique,将开窗骨片内推当做基底骨,但常因纵隔嵴的关系,易造成撑膜不易或撑膜破损,手术者尝试修正手术方法以减少手术风险,各种撑膜器械与方法应运而生。 开放式上颌窦底提升术 外提升一般操作步骤: 1)麻醉   2)切口翻瓣   3)骨窗制备   4)分离上颌窦粘膜   5)制备种植窝   6)填塞骨移植材料   7)植入种植体   8)缝合及手术后处理 开放式上颌窦底提升术——常规方法 切口翻瓣:    常规于牙槽嵴顶偏腭侧做粘骨膜切口,切口距开窗边际应2毫米以上,近中切口向颊侧前庭沟方向延伸,并越过前庭沟,远中切口可延至上颌结节区,沿牙槽嵴切口向颊侧上方剥离骨粘膜瓣,暴露上颌窦前外侧壁。 开放式上颌窦底提升术——常规方法 骨窗制备:    用球钻在缺牙间隙上方上颌窦前壁确定开窗线,开窗范围直径约1.5厘米,窗层距牙槽嵴顶3~5毫米。顶线做半层骨截除,形状有圆形、矩形、椭圆,一般以为椭圆较佳。 开放式上颌窦底提升术——常规方法 分离上颌窦粘膜:    轻叩顶线青枝骨折,用特制器械细心剥离窦底、内、外、前、后壁之下份窦粘膜,连同开窗骨板向内上方旋转成为上领窦内植骨区的顶,选择合适的窦膜剥离器,细致完整地剥离上颌窦底粘膜,并向上推起,逐步达到要求提升高度。 开放式上颌窦底提升术——改良方法一 骨窗制备:    根据三维CT 重建后的数据,确定上颌窦外侧壁的开窗位置。骨窗面积尽量要小(约1.3 cm × 0.8 cm 即可),金刚砂球钻和压电超声骨刀联合应用,先使用金刚砂球钻快速磨除上颌窦外侧骨壁部分皮质骨,深度控制在1.5 mm 左右(根据CT 扫描后的测量数据决定相应的初步磨除骨质厚度)。然后再用超声骨刀切割开窗部位的骨质,以分离上颌窦黏膜及骨窗骨质。将剩余骨质取出后,利用具有转角的上颌窦黏膜剥离器仔细谨慎剥离上颌窦黏膜和窦底的粘连。 开放式上颌窦底提升术——改良方法一 分离上颌窦粘膜:    将纱布蘸生理盐水至全湿,从开窗处先垂直下压,造成初步黏膜剥离内凹。    将纱布往骨窗下缘内推,反复撑松后,再往外扩(上下左右各方位)创造足够的植牙空间    将纱布先留至窗口内作为阻挡器械钻孔伤及黏膜的屏障。纱布于种植窝预备后取出。 开放式上颌窦底提升术——改良方法二 开放式上颌窦底提升术——改良方法二 开放式上颌窦底提升术——改良方法三 开放式上颌窦底提升术——改良方法三 开放式上颌窦底提升术——改良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