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诊断学教学课件 3闻诊
【学习闻诊注意事项】 声音产生的原理以及正常声音的共同特点;(以常衡变) 应掌握听声音和嗅气味的一般规律; 注意对少气与短气、喘与哮、嗝逆与嗳气的区别。 新病声高有力——实证、热证(寒邪、热邪客胃); 久病声低无力——虚证、寒证(胃气衰败)。 肠鸣:又称腹鸣,是气体或液体通过肠道而产生的一种气过水声或沸泡音。正常4~5次/分钟,若超过10次/分钟则为肠鸣频繁,持续3~5分钟才听到1次者为肠鸣稀少。 1.肠鸣增多:饮水过后、水饮留聚于胃、胃肠虚寒、感受风寒湿邪以致胃肠气机紊乱、肝脾不调 2.肠鸣稀少:气机郁滞、气虚、肠痹肠结等 多见于痰饮、脾胃虚弱、胃肠气滞、风寒湿邪中阻。 通过听诊获得的异常声音 1.支气管、肺部听诊: 肺泡音异常 支气管呼吸音异常 湿性啰音 干性啰音 2.心脏听诊 听诊心音增强:可见于胸壁较薄、运动之后、情绪激动等生理状况下,病变中主要见于气分热盛,或阴虚火旺、肝阳上亢,或血虚之代偿性心音增强者。 听诊心音减弱,可见于肥胖而胸壁较厚者,病变中主要见于心气虚弱、心阳不足、心脉瘀阻、心阳暴脱,或心肺气虚、气血亏虚等患者,亦可见于胸壁水肿、肺胀、悬饮和支饮等患者 心脏听到杂音:心痹、胸痹、心瘅等心脏病变;或见于外感高热、瘿气、肝阳上亢等阳热亢奋的病证;亦可见于先天心脏发育不良、肺胀等心肾阳虚证患者。 复习思考题 名词解释: 1. 谵语 2. 金实不鸣 3. 喘 4. 金破不鸣 5. 呕 吐 6. 郑声 7. 哮 问答题 1.怎样从咳嗽的声音辨别病症的寒热虚实? 2.什么是常声?常声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影响常声发生生理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3.什么是哮、喘?临床表现如何?二者有何区别? 二、病室气味 病体气味至病室的气味,说明病 情加重,卫生护理较差。 臭气触人——瘟疫病; 血腥味——失血证; 腐臭味——溃腐疮疡; 尸臭味——脏腑衰败; 尿臊(氨)味——水肿晚期(尿毒症); 烂苹果(酮体)——消渴病晚期。 * * 闻 诊 中医诊断学 【概述】:通过听声音和嗅气味来诊察疾病的方法。声音、气味都是脏腑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中产生。所以通过诊查声音和气味变化可以诊断脏腑病证,为临床辨证提供依据。 听声音:病人生命活动中发出的声响. 嗅气味:病体、排出物、病室异常气味) 【概念】指听辨病人言语气息的高低、强弱、清浊、缓急变化以及咳嗽、呕吐、肠鸣等脏腑病理变化所发出的异常声响,以判断病变寒热虚实等性质的诊病方法。 【声音产生的原理】气动则为声 第一节 听声音 【发声相关脏腑组织器官】 肺——主气司呼吸-----动力 肾------主纳气-----气之根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 脾------主运化----气血之源 心------主神志----主宰语言 喉为发声的主要器官 会厌、舌、唇齿鼻起辅助作用 五音:角2 徵5 宫1 商2 羽6 五声:呼 笑 歌 哭 呻 五脏:肝 心 脾 肺 肾 五音、五声与五脏的对应关系: 【特点】发声自然,声调和谐,柔和圆润,语言流畅,应答自如,言与意符。是宗气充沛、气机调畅的表现。 由于性别、年龄、禀赋等个体差异和情志的变化而各有不同。 正常声音 病变声音 声音 语言 呼吸 咳嗽 胃肠异常声音 肺、呼吸道;心听诊音 疾病反映于语言声音的变化 声 音 判断正气的胜衰邪气的性质及病情的轻重 发声 音哑与失音 鼻鼾 呻吟 惊呼 喷嚏 呵欠 太息 1.发声 高亢有力:阳证、热证、实证; 低怯无力:阴证、寒证、虚证。 声 重:沉闷重浊。见于外感风热,湿浊阻滞。 新病卒起—邪气壅遏,喉窍闭阻—属实证(风寒、风热、痰湿阻肺)“金实不鸣”; 久病渐至—肺肾亏虚,喉关失养—属虚证(阴虚火旺,肺肾精气内伤)“金破不鸣”。 怒吼、妊娠也可见。 2.音哑、失音 3.鼻鼾:“打呼噜”,多气道不利、鼻病、睡 姿不 当、中风入脏、高热神昏。 4.呻吟:多疼痛或胀满。 5.惊呼:剧痛;惊恐;精神失常 小儿阵发惊呼——受惊 6.喷嚏: 偶发为正常 见于新病兼恶寒发热,鼻流清涕-外感风寒 久病阳虚的病人突发喷嚏-阳气回复,病情好转 7.呵欠:困倦而致为正常 见于病者,呵欠频频而作--体虚阴盛阳衰 8.太息:叹息 不自觉发出太息声,太息后自觉宽舒者-情志不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医学病因08.ppt
- 中医学基础(6病因).ppt
- 中医常用诊疗技术.ppt
- 中医学病因 .ppt
- 中医护理惯例 技巧操纵标准 履行思路.ppt
- 中医按摩防治青少年假性近视.ppt
- 中医护理学基础 拔罐法.ppt
- 中医摄生保健常识讲座.ppt
- 中医摄生保健方法日常小疾病保健偏方介绍.ppt
- 中医摄生保健常识讲座_1433239713.ppt
- 致信中国法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内容学习坚定法治自信强化使命担当.pptx
- 北京市海淀区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三期末练习政治含答案.docx
- 天津市五区县重点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政治试卷(含答案).pdf
- 北京市海淀区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三期末练习试卷含答案(9科试卷).pdf
- 天津市五区县重点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政治试卷(含答案).docx
-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协同发展共同体第三子共同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含答案(8科试卷).pdf
- 北京市海淀区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三期末练习语文含答案.pdf
- 山东省滨州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含答案(9科试卷).pdf
- 山东省泰安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试题A政治含答案.docx
- 山东省泰安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试题A政治含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