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变应性鼻炎的免疫治疗2010
免疫治疗可能的机理 免疫学作用 通过抑制Th2免疫反应和刺激Th1免疫反应,达到控制变应性症状的目的 抑制T淋巴细胞和EOS在靶器官的聚集,可见TH2细胞因子的产生向TH1细胞因子的转移 IL-10的合成增加,可能导致T淋巴细胞无反应性 从周围嗜碱粒细胞释放的组胺减少,是再循环嗜碱粒细胞数目减少的结果 特异性免疫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①已明确为致敏原引起的变应性鼻炎、哮喘,对吸入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仍不能完全控制症状的变应性哮喘。 ②昆虫毒素过敏者。 禁忌症 ①致敏原未明、非IgE介导的哮喘; ②重症哮喘病人尽管应用药物治疗但FEV1仍低于预计值70%以上者; ③无法进行减敏的致敏原引起的哮喘; ④5岁以下儿童及妊娠期患者(维持治疗阶段可以继续);相对禁忌 ⑤免疫治疗期间出现严重反应者; ⑥免疫缺陷疾病、肿瘤患者; ⑦一直服用β阻止剂的患者; ⑧不能理解免疫治疗过程及心理状态不能接受者; ⑨肾上腺素禁忌,例如冠心病、严重的动脉高压 入选标准 明确的病史 典型的症状 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以上 血清特异性IgE2级以上 5-70岁之间 入选标准 如果皮肤试验与血清IgE测定不一致 鼻激发试验 疗程 分为剂量累加阶段和维持剂量阶段 传统免疫治疗(Traditional immunotherapy) 集群免疫治疗(Clustered immunotherapy) 冲击免疫治疗(Rush immunotherapy) 剂量累加阶段所用时间 用法用量 起始治疗阶段 一般每周注射一次,需15周 维持治疗阶段 达到维持剂量50000SQ-U(建议100000SQ-U,相当于4号瓶1ml)后,隔2周,注射第一针,再隔4周,注射第二针,最后隔4-8周,注射第三、四针。而后在3-5年内每4-8周注射一次维持剂量。 就诊 时间 注射序号 注射瓶号 容量(ml) 疫苗浓度 (SQ-U/ml) 剂量 (SQ-U) 第1周 1 1 0.2 100 20 第2周 2 1 0.4 100 40 第3周 3 1 0.8 100 80 第4周 4 2 0.2 1000 200 第5周 5 2 0.4 1000 400 第6周 6 2 0.8 1000 800 第7周 7 3 0.2 10000 2000 第8周 8 3 0.4 10000 4000 第9周 9 3 0.8 10000 8000 第10周 10 4 0.1 100000 10000 第11周 11 4 0.2 100000 20000 第12周 12 4 0.4 100000 40000 第13周 13 4 0.6 100000 60000 第14周 14 4 0.8 100000 80000 第15周 15 4 1.0 100000 100000 第17周 16 4 1.0 100000 100000 第21周 17 4 1.0 100000 100000 第27周 18 4 1.0 100000 100000 第33周 19 4 1.0 100000 100000 疗效 起效:通常治疗3-4个月起效 最终能减轻甚至完全缓解过敏性鼻炎或哮喘的症状 减少甚至停用其他对症治疗药物 能预防变应性鼻炎发展为哮喘 免疫治疗结束后疗效长期存在 不良反应(1) 局部过敏反应 肿胀、发红、搔痒、结节 ☆速发型:多见,注射后20~30分钟 ☆迟发型:注射后30分钟至24小时 处理 口服抗组胺药;冷 敷;调整剂量,直 至终止治疗 不良反应(2) 全身不良反应通常发生在注射后数分钟,很少超过30分钟。 EAACI全身不良反应的分级 ⑴非特异性反应:可能非IgE介导:如不适,头痛,关节痛 ⑵轻度全身反应:轻度鼻炎和/或哮喘(FEVR>预计值或个人最佳值60%以上) 抗组胺药或β2受体激动剂治疗效果好 ⑶非致命全身反应: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严重哮喘发作( FEVR<预计值或个人最佳值60%以上) 治疗效果好 ⑷过敏性休克:迅速出现瘙痒,面部充血潮红,支气管痉挛 需采取抢救措施 安全性回顾性研究 1957-1986,26例致死不良反应(英国) 1958-1984,24例死亡(北美) 1990-2001,41例死亡(北美) 致死性不良反应发生率:1/2540000次 (相当于每日注射,7000年发生一次 ) Bernstein DI, Wanner M.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4;113:1129-1136. 死亡原因分析 剂量错误 注射期间同时使用β-受体阻滞剂 先前的免疫治疗曾出现过全身不良反应 季节性变应原暴露高峰期进行免疫治疗 合并中重度哮喘 没有及时给予足量肾上腺素 不能及时建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铷铯及其化合物,中国前8强生产商排名及市场份额调研数据.docx
- AQ 1064-2008 煤矿用防爆柴油机无轨胶轮车安全使用规范.pdf VIP
- 面瘫(面神经麻痹)中医临床路径.pdf
- 面瘫(周围性面神经炎)-中医诊疗指南-等级评审.pdf
- 众泰-T600-产品使用说明书-T600 2.0T 豪华型DCT-JNJ6460QT-T600车系使用手册20131201.pdf
- (2025新版本)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
- 自学考试专题:微生物遗传与育种复习题含答案.doc
-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考试复习题库资料及答案.pdf
- CRRT枸橼酸凝.ppt
- 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设计标准.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