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统98
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统;一1对“文化”我们了解多少?;一2《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的47个概念 ;一2.1《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概念”一18;一2.2《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概念”二14;一2.3《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概念”三4四11;一3.三大网“文化频道”的栏目 ;一4文化的定义有200多个;一5请写出你对“文化”、“文化生活”、“中国文化”的解释性词汇 ;一6文化的含义和文化的三个层面;一6.1文化是社会进步的DNA;一6.2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可怕地“消失”;二、中国文化与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二1.儒 道 佛的特性与中国文化传统;二需要重视文化的三个补充理由2.1历史和现实的 ;二2.2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也将是世界经济运作方式与条件的重要因素 ;二2.3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二3政治家眼中的“文化”;二4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产业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影视、音像、唱片、出版等文化产品已成为大众化消费品,不少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三、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三1曾经的辉煌都在哪里? ;三2珍惜和重视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三2.1中国文化的特色;三2.2《周易》包含了丰富的思想文化内容;三2.3龙文化;三3中国是例外的例外;三3.1中国文明自成一体;三3.2民族文明是该民族特立独行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三3.3文胜于质,是古希腊文明的致命缺陷 ;三3.4质胜于文,这是古罗马文明的致命缺陷 ;三4原生文明是一个民族的生存之基;三4.1强力反弹,有限扩张; 中国是世界上产生兵书最多的国家。春秋战国的学问家流派中,兵家堪称威名赫赫。在中国,知兵而成“家”成 “学”者,绝非浪得虚名。中国历史上的兵家有两个显著特点:
其一,全部是文职军人出身(请注意,名将才是职业军人);
其二,同时都是身居要职的政治家。 这两个形式特点,反向的说明了中国军事思想必然不会是单纯的军事攻防研究,而一定带有深邃的社会人文价值。假如不是历史尘埃的淹没,中国的经典兵书绝非只有《武经七书》。 姑且只说《武经七书》的作者???《六韬》的吕尚即人人皆知的姜太公,显然是个老学者。《孙子兵法》的孙武本是齐国名士。《吴子兵法》的吴起是鲁国名士。《司马法》的司马穰苴是晋国的司马(文职国防部长)。《尉缭子》的作者是魏国国尉缭,同样是文职国防部长(请注意,中国古代的司马、国尉、太尉等,都是最高国防长官,只有大将军、上将军等各种将军才是三军实际统帅)。另外,失传而重见天日的《孙膑兵法》的孙膑,更是文人学子。《孟德兵法》的曹操,四言诗写得惊世骇俗。一言以蔽之,举凡中国留有军事著作的兵家,没有一个赳赳武夫。这样的兵家们所锻铸的用兵原则,囊括了非凡的民族生存智慧。
《孙子兵法》开篇就是《始计》——即庙算,即战略运筹。第一句话就是“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个论断代表了中国民族对战争的最高境界的审视。战争对军人而言,是死生之地,对国家民族而言,是存亡之道。惟其如此,战争才是国之大事!《司马法》则开篇就提出“以战止战”、“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的警世格言……凡此种种,都说明了一个事实,中国民族在对待战争的问题上是冷静清醒的,是坚决排斥盲目性的。 ;三4.2大河流域民族的治水斗争,是统一专制的东方帝国的起源 ; 秦帝国,两任皇帝,15年,统一帝国。 楚汉相争,5年内乱(分裂)。 西汉, 15帝,215年,统一时期。 新, 1帝,15年,统一时期(后期三年内乱)。 东汉, 14帝,196年,统一时期(初期8年内外战争,后期24年内乱)。 三国, 60年,分裂时期。 西晋, 4帝,52年,统一时期(后期15年内乱)。 东晋南北朝,12帝,264年,大分裂时期。 隋, 5帝,39年,统一时期(后期3年内乱)。 唐, 25帝,276年,统一时期(中间及后期内乱大约30年)。 五代十国,52年,大分裂时期。 北宋, 9帝,163年,统一时期。 南宋, 10帝,157年,大分裂时期。 元, 13君,88年,大分裂内乱时期。 明, 19帝,294年,统一时期。 清, 10帝,296年,统一时期。 1840年后的166年,只算共和国57年基本统一,其余110年全部记为内乱、 外侮、分裂时期。 根据以上粗线条,中国前两个千年基本统一,后两个千年(秦帝国之后)中,统一时期为1215年,分裂内乱时期为785年(加上统一时期的中后期内乱,大约800多年)。 从总的方面说,中国民族的统一占据了主流,分裂内乱终归统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