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包装印刷工艺(劳动版)课件:第三章瓦楞纸箱的柔性版印刷(六)段纯 编
(3)印版辊与压印辊间的压力调节 工具:塞尺和厚薄规 间隙控制标准:印版辊与压印辊间的间隙=印版总厚度+瓦楞纸板厚度-瓦楞纸板厚度的误差量(0.5mm)-辊与版材的误差量(0.1mm) 技能训练2 8.开槽切角装置与压线装置的调节设置 (1)刀具的调整(位置调整) 调整依据:纸箱开槽、搭接舌等的位置尺寸 (2)压线辊轮的调整 位置调整:将其位置调整至与开槽刀对正; 间隙(即压线深度)调整:根据纸板的厚度进行调整,以压痕到位,折叠时呈直线,且纸板不被压破为宜。 技能训练2 9.试印刷与正式印刷 开机进行试印刷,注意检查试印纸板的墨色、套色准确度、切角开槽质量、各部分尺寸规格等指标,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待加工质量符合要求,即可进行正式印刷。 技能训练2 10.印刷过程质量控制 (1)油墨性能的控制 主要控制指标:水墨的pH值和黏度;油墨干燥情况。 控制调整方法: 技能训练2 水墨pH值和黏度的调整:①按照调墨作业时的调整方法进行;②一般应按印刷色序,使各印刷机组的油墨pH值依次稍许低些。 水墨干燥性的调整:①通过对水墨pH值和黏度的调整来实现;②可根据印刷速度向水墨中适当加入快干剂或慢干剂。 (2)印刷压力的控制 控制方法:利用机器上专门的压力调节装置对各辊间的压力进行调节。 (3)印刷机速的控制 控制要求:一般来说,印刷机速度应高于800r/min;对于满版印刷的纸箱,可适当提高机速(1000r/min以上)。 技能训练2 三、印后收尾工作 1.印刷部的清洗整理 回收墨斗中的剩余油墨,对油墨泵、墨斗辊、网纹辊、印版等部件和材料进行清洗和整理,并对其质量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开槽切角装置和压线装置的清理、检查 对开槽切角装置和压线装置进行清理,并检查压线辊轮、刀具等部件,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3.生产现场的清洁整理 清理生产现场,关闭设备各控制开关和总电源开关。 技能训练2 课后实践: 学生以之前分好的小组为单位,对所选取的待加工纸箱进行印刷任务分析,确定好色序后,按步骤完成各材料、部件的放置、安装工作和印刷设备的调整工作,待一切就绪,开动设备,完成纸箱的印刷加工操作。 技能训练2 一、外包装纸箱印刷质量控制 1.外包装纸箱印刷质量检测 瓦楞纸箱印刷质量主要检测指标:印面外观、套印误差、同批同色色差、墨层耐磨性、成品图文位置偏差、墨层耐水性。 技能训练3 检测方法见第二章“技能训练” (1)成品图文位置偏差的检测 在有图文位置要求的部位测量试样左右、上下空白处的距离(精确至1mm),与规定尺寸之差为成品图文位置偏差值。 (2)墨层耐水性的检测 1)印样放置24h后,裁切其印刷图文处50mm×100mm作为试样。 2)取一个白色盛水容器,向其中注入蒸馏水500mL,水温为(25±2)℃。 3)将试样浸没于容器水中,30min后取出。 4)目测白色容器中水的颜色变化。 技能训练3 2.外包装纸箱常见印刷故障分析与排除 技能训练3 故障种类 主要原因 解决方法 毛边 纸板表面粗糙、湿度大 选用表面平滑致密、印刷适性好的面纸,待纸板干燥后再印刷 印版图文部沾有异物 印刷前对纸板表面进行除尘处理 水墨黏度过高 降低水墨黏度 网纹辊与印版间的压力太大 减小网纹辊与印版之间的压力 印版图文上的水墨部分干燥 清洁印版并在水墨中添加慢干剂 叠印不良 底色墨还未来得及干燥,下一色墨便叠印上去,由于水墨的复溶性使其盖不住底色 排色序时,尽量将有叠色关系的两种颜色间隔远些,保证前色墨有充足时间干燥 前色墨添加快干剂并降低黏度,后色墨添加慢干剂并提高黏度 减慢机速 提高后一色的印刷压力 技能训练3 印迹增大 传墨量过大 减小刮墨辊与网纹辊间的间隙,减少上墨量 着墨压力过大 减小网纹辊与印版滚筒之间的压力 印刷压力过大 合理调节印刷压力 水墨的流动性太强 提高水墨黏度 面纸吸水性过强 改用适应性好的面纸 糊版 水墨黏度过高 加入稳定剂,调整pH值,获得合适的黏度 水墨干燥速度过快 加入慢干剂,调整水墨干燥速度 印刷压力过大 减小印刷压力 着墨压力过大 减小网纹辊与印版滚筒之间的压力,减少着墨压力 网纹辊线数太低 换用网纹辊线数高的色组印刷 版面局部不平(片基、衬垫和印刷辊筒的表面有异物或印版高度不一致) 清理片基、衬垫、印刷辊筒的表面,将印版局部垫高或换用同一高度的印版 技能训练3 印品干燥不良 墨层太厚 减小墨量,降低水墨黏度,降低机速 水墨干燥速度过慢 加入快干剂,提高水墨干燥速度 面纸吸收性差 选用吸收性良好的面纸 网点套印不良 前一色印刷压力过大 调整各色印刷压力的相对大小,使后色压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