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今鼻炎案例分析
古今鼻炎案例分析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 史欣德 二○○九年四月 一、概述 鼻炎(鼻渊、鼻鼽)是指鼻腔粘膜和粘膜下组织的炎症性疾病。 鼻炎种类: 从发病与病程角度——急性鼻炎、慢性鼻炎 从病理学角度——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慢性单纯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萎缩性鼻炎等。 鼻炎病因: 1、感染(细菌、真菌) 2、长期吸入污染的空气 3、遗传(体质)因素(花粉、真菌、屋尘螨、动物皮屑、羽毛、室内尘土、牛奶、蛋类、鱼虾、肉类、水果等过敏) 4、全身慢性疾病及内分泌失调 症状特点: 1、鼻塞——鼻塞特点为间歇性。在白天、天热、劳动或运动时鼻塞减轻,而夜间,静坐或寒冷时鼻塞加重。鼻塞的另一特点为交替性。如侧卧时,居下侧之鼻腔阻塞,上侧鼻腔通气良好。由于鼻塞,间或嗅觉减退,头痛、头昏,说话呈闭塞性鼻音等症状。 2、多涕——清水样、粘液性、脓性分泌物,鼻涕向后流入咽喉,可引起多痰、咳嗽。 二、病案分析(18案) 例一 津XX,14岁,男。初诊1985年8月1日,由兵库县来东京求诊。体格、营养、面色大致均属普通,无明显舌苔。主诉自幼患过敏性鼻炎,喷嚏、鼻塞、鼻涕不断,擤鼻涕纸总是塞满废纸筐,几年来对气味完全失去感觉。易感冒,感冒时咳嗽及痰迁延难止,严重时近似哮喘发作,呼吸困难,喉中时作喘鸣声。 属小青龙汤证,故投给本方提取物粉未剂2.5克,一日2次。患者能坚持服用,5个月后已基本上不再感冒,喘鸣等亦完全消失,继续服至1年半时,擤鼻涕纸已减少到过去的1/5,本人也感到非常快适,尤其是嗅觉从最近起逐渐恢复,更受鼓舞,目前仍在继续服药中。《汉方临床治验精粹》 例二 胡某某,男,26岁。1991年5月30日初诊。 患慢性鼻炎,经常鼻塞流涕,耳鸣,右耳闭气,右鼻孔及右耳均闭塞甚,右项强痛并有发麻感,纳可乏味,大便结如羊矢,舌红苔白,脉缓。 投以苍耳子散合益气聪明汤: 苍耳子15克,辛夷花15克,薄荷10克,白芷15克,葛根120克,升麻15克,赤芍15克,甘草5克,蔓荆子10克,黄柏5克,党参30克,黄芪30克。4剂。 附: 苍耳散(《济生》卷五) 【异名】芷荑散(《医学入门》卷七)、芷辛散(《古方选注》卷下)、辛夷散(《仙拈集》卷二)、苍耳草散(《便览》卷一)、苍耳子散(《良方集腋》卷上)。 【组成】辛夷仁半两 苍耳子二钱半 香白芷一两 薄荷叶半钱 【用法】上晒干,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用葱、茶清调下。 【主治】鼻渊,鼻流浊涕不止。 附: 益气聪明汤(《东垣试效方》卷五) 【组成】黄耆 甘草各半两 芍药一钱 黄柏一钱(酒制,锉,炒黄) 人参半两 升麻 葛根各三钱 蔓荆子一钱半 【用法】上父咀。每服三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临卧近五更再煎服之。得肿更妙。 【功用】令目广大,久服无内外障、耳鸣耳聋之患。又令精神过倍,元气自益,身轻体健,耳目聪明。 【主治】饮食不节,劳役形体,脾胃不足,得内障,耳鸣或多年目暗,视物不能。 6月6日二诊:每次服药后都有气向上冲感,持续约1~2小时,过后人感舒适。现鼻塞已不明显,流涕减少,大便畅通,守上方加重苍耳子、辛夷花各为30克,再进7剂。 6月13日三诊:服一诊方(葛根为120克)药后均有气向上冲反应,服二诊方(葛根药房误为12克)则无气向上冲反应。现右耳闭气减轻,右项强痛基本解除(仅活动时痛),不麻,大便不干,守上方减量:苍耳子10克,辛夷花10克,薄荷5克,白芷10克,葛根30克,升麻15克,蔓荆子10克,黄柏10克,赤白芍各15克,甘草10克,党参30克,黄芪30克,桔梗10克,枳壳10克,再进7剂。 6月27日四诊:鼻塞耳鸣渐除,右耳已通,守三诊方再进7剂以收功。《万友生医案选》 例三 治一男子,面白,鼻流清涕,已三年矣。且不闻香臭。 余曰:“此肺经气虚。”补之宜用补中益气汤,加麦冬、山栀,多服而愈。(《二续名医类案》引《齐有堂医案》) 例四 刘某某,女,11岁。1999年4月29日初诊。患鼻窦炎,鼻塞,不用滴鼻药则鼻堵不通,夜间或阴天加重,嗅觉失灵,痰多不易咯出。舌红,舌尖赤,苔白,脉细略数。 用防风通圣散加减:防风6g,荆芥穗6g,麻黄2g,大黄1.5g,栀子6g,白芍8g,当归10g,连翘10g,炙甘草3g,桔梗6g,川芎6g,生石膏10g,薄荷8g,黄芩3g,白术3g,白芷4g,黄连8g,苍耳子10g,辛夷花10g。 服药7剂,鼻塞明显好转,继续用上方合苍耳子散化裁调治而愈。(《温病方证与杂病辨治》) 例五 江应宿治王晓,鼻塞,气不通利,浊涕稠粘,屡药不效,已经三年。宿诊视,两寸浮数。 曰:郁火病也。患者曰:昔医皆作脑寒主治,子何悬绝若是耶?《经》曰:诸气膹郁,皆属于肺。河间云:肺热甚则出涕,故热结郁滞,壅塞而气不通也。投以升阳散火汤,十数剂,病如失。(《古今医案按》) 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