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内科 内伤发热
* 中 医 内 科 刘安平 1、熟悉内伤发热的证候特征。 2、理解和熟悉内伤发热的发生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的关系。 3、掌握内伤发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4、掌握内伤发热的治疗原则及各主要证候的辨证论治。 5、了解内伤发热的预后及调护。 目的要求 内伤发热:是以内伤为病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导致的发热,可以表现为体温升高,或自觉发热、五心烦热而体温不高。 一、概述 内伤发热? 外感发热? 外感发热:是指感受六淫之邪或温热疫毒,引起机体正邪相争,一时失去正常的平衡,导致体温升高的病症。 1、肝气郁结 情志抑郁 肝失调达 郁而化火 恼怒过度 肝气上逆 肝火内盛 2、瘀血阻滞 情志抑郁 劳倦过度 血行不畅 郁滞不通 壅而为热 发热 跌打损伤 3、内湿停聚 饮食失调 脾胃受损 运化失职 湿邪内生 郁而化热 忧思气结 二、病因病机 4、中气不足 劳倦过度 饮食失调 脾胃损伤 久病正虚 阴血不足 阳气亢旺 5、血虚失荣 久病心肝血虚 脾虚不能生血 长期慢性失血 血虚失养 中气不足 阴火内生 发热 6、阴精亏耗 烦劳过度 热病日久 阴精亏耗,水不制火 过用温燥 阳 气 偏 盛 素体阴虚 7、阳气虚惫 寒证日久 气虚及阳 虚阳外浮 脾肾阳虚 阳气亏虚 火不归源 发热 归纳病机:虚----阴阳气血不足 实----气滞、血瘀、痰湿壅结阻遏 病机转化:实证病久——实转虚;轻转重——虚实夹杂。虚证病久——阴损阳;阳损阴;气及血;血及气——虚上加虚 预后:“若内外俱热,而反见溏泻,或饮食少进,或声微气短,诸虚皆见而反不利温补者,此胃气已败,生意已穷” 1、病史 2、临床表现:起病慢,病程长,反复,低热多见,偶有高热及虽自觉发热而体温不高者。 3、体征:低热(37.2°C~38°C)或体温正常 4、实验室检查以协诊 三、诊断: 5、与西医相关疾病 (1)功能性低热 (2)肿瘤 (3)血液病 (4)结缔组织疾病 (5)内分泌疾病 (6)慢性感染性疾病 6、鉴别诊断 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鉴别: 内伤发热 外感发热 病因 由内伤病因引起 感受外邪所致 病机 气血壅遏,阴阳失调 正邪相争 虚实 多属虚证 多属实证 起病 缓 急 病程 较长,反复发作 短 特点 低热或自觉发热, 大多高热 恶寒 不恶寒,怯冷, 发热恶寒同时 得衣被则温存在, 得衣被而寒不减 兼症 常兼见头晕、神倦、 常兼见头身疼痛 自寒、盗汗、脉弱 鼻塞流涕咳嗽脉浮 (一)辨证要点 1、 辨证候特征: 起病较缓,病程较长(发热两周以上),发热反复,多为低热(37.2°C~38°C ),偶有高热,或五心烦热或自觉发热而体温不高。 四、辨证论治 气郁:低热或午后潮热, 热势常随情绪波动而起伏 血瘀:午后或夜晚发热, 或自觉身体某些部位发热 湿郁:低热,午后热甚,身热不扬 气虚:发热,热势或高或低, 常在劳累后发作或加剧 血虚:全天发热,多为低热 阴虚:午后潮热,或夜间发热,不欲近衣, 手足心热骨蒸潮热 阳虚:发热而形寒怯冷四肢不温,欲近衣被 2、辨各证型发热特点 (二)治疗特点 原则:调理阴阳,补虚泻实 方法:实---行气、活血、化湿; 虚---益气、养血、滋阴、温阳 注意:禁用发散解表(耗气伤津) 慎用苦寒泻火(损伤中阳,化燥伤阴) 3、辨虚实(依据病史、症状、脉象), 4、辨轻重(病程、兼证、胃气盛衰) 肝郁发热 症状:内伤发热特征+气郁症 分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