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物栽培学各论—水稻概述
云南水稻生产基本情况 ★ 云南是全国稻米主产省份之一,同时也是稻作起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稻种资源,我省也是水稻亩产量创全国纪录的产地。但云南省水稻的总体生产水平差,目前全省平均亩产才330余公斤,低于全国422公斤的平均水平。云南水稻播种面积近1400万亩,约占全省粮食作物总面积的1/3,但产量则近全省粮食总产的一半。 ◆ 水、陆稻 普通野生稻生长于沼泽地带,由此驯化演进的栽培稻首先应该是水稻,亦即水稻是基本型。陆稻则是经过选择产生的适应于不淹水条件下的生态变异型。水、陆稻在植株形态特征上差异很小,生理上的差异却较大。 旱稻(陆稻) ◆ 粘、糯稻 粘稻和糯稻在形态特征和生理上没有明显差异,它们的主要区别是米粒和淀粉构成不同。野生稻都是粘型的,米发现糯型,所以由野生稻驯化出的栽培稻应属粘稻,亦即粘稻是基本型,糯稻是因米质变异由人工选育而演变成的变异型。粘稻含直链淀粉15-30%(籼多、粳少),糯稻不含直链淀粉或含量1-4%。粘米煮成饭时胀性大,粘性差。糯米煮成饭时胀性小,粘性强。 普粘长香稻2号 粳糯套作 糯稻 ◆ 栽培品种 籼和粳稻,早、中季和晚季稻,水和陆稻,粘和糯稻中,由于各地方栽培目的和栽培环境条件的不同,各个栽培品种的特征特性又是各不相同的。 ▲水稻品种的光温反应 水稻的感光性、感温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 1、感光性:水稻因受日照长短的影响而改变其发育速度的特性,称感光性。 2、感温性:水稻因受温度高低的影响而改变其发育速度的特性,称为感温性。 3、基本营养生长性:水稻有一段在高温和短日照条件下都不能再缩短的营养生长期,为基本营养生长期,这种特性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性。 (一)水稻的“三性” 水稻整个生育期可分为基本营养生长期、可变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 “三性”的强弱—品种生育期的长短——早、中晚稻。 基本营养生长期 感温性 感光性 生殖生长期 营养生长期 可变营养生长期 中稻 早稻 晚稻 水稻“三性”示意图 气温低、日照长的东北和西北,华中、南可作早茬稻 华北地区种植 华中、华南作晚茬稻种植 (二)水稻“三性”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 1、栽培上应用 品种的搭配:感温性强的早熟品种,栽培管理上应突出早字,适期早播种、早插、早施肥管理,并适当密植,尽量减少生物量不足引起的产量不高;南方的晚稻类型品种,感光性极强,在热量得到满足的条件下,出穗期比较稳定,早播并不早熟,栽培上要注意培育长龄壮秧和安全齐穗期。 (水稻开花受精的最适温度为30oC,日平均气温不能低于20oC,否则由于花粉的发芽和花粉管伸长迟缓,空壳增多) 水稻南种北引,由于生育期延长,为能安全齐穗,以引用早熟品种为宜;北稻南移,营养生长缩短,提早成熟,为获高产,宜引用较迟熟品种。 水稻气候律:由南向北,纬度每增加1°,品种出穗日数平均延迟2.4d;由低向高海拔每增加100m,品种出穗日数平均延迟2.4d。 2、引种上应用 可用于调节花期相遇;利用高温短日照处理杂交后代,加速世代繁殖,缩短育种年限。 3、在育种上应用 云南从南部的河口至滇西北的泸沽湖畔。南北跨9个纬距,海拔由100米至2600多米,在热带、亚热带、温带3个大气候带中,都分布有大面积的栽培水稻。可见云南水稻气候资源是极其丰富的,水稻的气候生态型也是千姿百态的。可以种植一季中稻、双季稻及三季稻;有粳稻、籼稻、杂交稻及陆稻等。 云南水稻种植区划 ★ 滇中一季粳、籼稻区 包括昆明、玉溪、曲靖、楚雄、大理、保山6个地、州、市的全部或大部分县,以及泸西、华坪、永胜县,共52个县市。稻田多分布在海拔1500-2000m地带,年均温多数县为14.5-17℃,≥10℃积温3900-7996℃,是本省稻谷主产区。耕作制度主要为单季稻二熟。金沙江河谷可种植双季稻。现在海拔1600m以上为粳稻区品种,中粳类型,1400-1600m为籼粳交错区。 ★ 滇南单、双季籼稻区 包括东自富宁,西迄永德的30个县、市。稻田分布于海拔800-1000m地带,年平均温度15.8-23.8℃,≥10℃积温6000-7000℃,本区交通条件较差,稻作资源丰富,耕作制度复杂,以单季稻二熟和一熟为主,中部和低海拔地区为双季稻为主的二熟成三熟制,近年来一季中稻(杂交稻)蓄留再生稻有一定面积。品种主要为中籼,亦有晚籼、中粳。 山东农业大学 王空军 作物栽培学:水稻 Crop Production: Rice (Oryza satva L.)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 2002BA516A13:无公害优质玉米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 2001.1-2002.12课题总结 山东农业大学 主 讲 内 容 : ●概述 ●生长发育 ●种稻的土肥水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