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山运动过程及主要山脉带的分布形态.docVIP

造山运动过程及主要山脉带的分布形态.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造山运动过程及主要山脉带的分布形态.doc

1. 造山運動過程及主要山脈帶的分佈形態 (i) 主要山脈帶的特徵及分佈 (ii) 地球的結構 (iii) 板塊構造與造山運動 ----------------------------------------------------------------------------------------------------------------------------- 第一章 地球的構造 地球的外形﹕橢圓形的球體 1. 地球的大小 赤道半徑 6378.164 km 極半徑 6356.779 km 平均半徑 6371.03 km 赤道圓周 40075.2 km 總質量 5.973*1021 ton 平均密度 5.518 g/cm2 地球表面積 510,074,600 km2 2. 地球內部的圈層構造 地球從地心到大氣層,基本上是由多個圈層組成。根據其組成物質、密度和對地震波的反應等,可知地球的內部大致可分為下列三個圈層﹕ 地核(core):可分為內、外核。總半徑是3500 km,估計由鎳(nickel)、鐵(iron)等重金屬組成,密度約為10-13、溫度約為4599-6400K(高溫)、壓力約為300-400萬大氣壓力(高壓),故多認為地核是近似液態或稱為超固態。 地幔(mantle):位於地核與地殼間,厚約2865 km,成份除了矽酸鹽(silicate)外,也夾有較多鐵、鎂、鎳和鉻等金屬。據研究所得,地幔上層的物質,在高溫高壓下,具有很高的可塑性,能夠緩慢移動對流,故又稱為軟流層。一般人認為,此種地幔對流是拖動上面的地殼板塊,引致大陸漂移的主要力量,而海底擴張便是一個好例子。 地殼(crust):地球表面的硬殼,由岩石組成,故又稱為岩石圈。地殼下限,即莫霍界面(Moho Surface),厚度平均約為35 km,又再分為: 大陸地殼(continental crust):厚約30-80 km不等,年齡較長,有達40億年者; 海洋地殼(oceanic crust):較薄,約5-20 km不等,最古老者僅約2000億年。 事實上,地殼按其成分主要可分為兩層: 矽鋁層(sial):成分主要是矽、鋁,只見於大陸地殼,密度約為2.7。 矽鎂層(sima):成分主要是矽、鎂,比重約2.8-3.3,海洋下只見這層,大陸殼 上的矽鋁層(sial)是浮這一層之上。按地殼均衡說,高山下有山根, 故地殼特別厚。 全球地殼已分裂成六至七大塊和一些較小的板塊。 3. 地表以上的圈層構造 (i) 水圈(Hydrosphere) 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水體:海洋、湖泊、河流、冰川等。 (ii) 氣圈(Atmosphere) 岩石圈與水圈外圍著一層大氣,質量約為地球的1/100,000。 (iii) 生物圈(Biosphere) 是大氣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接觸在太陽能的作用下,地表形成一個相互作用(interaction)的生態系統(ecosystem)。 4. 地球表面的海陸分佈 全 球 海VS陸: 70.8 : 29.2 ( 2.4 : 1) 北半球 海VS陸: 61 : 39 南半球 海VS陸: 81 : 19 板塊構造 板塊構造學說的由來 - 長久以來,人們已經發現大西洋兩岸線有驚人相合的地方。 - 在紅海的東西兩岸、東非馬達加島和非洲大陸之間情況亦相似。 - 在非洲和南美洲大陸上,竟然有相同的生物物種,而這些物種的種子和卵不 可能橫越大西洋而生存。 - 在南極的冰雪之下,有深厚的煤層。在極圈的格陵蘭可見珊瑚化石。 - 在赤道地區的馬來西亞和剛果河盆地,都可以見到冰河流動摩擦的遺跡。印度有三億年前冰河前進遺跡,竟然不是來自喜馬拉亞山,而是來自南部平原。 - 在世界的高聳年輕山脈的旁邊,往往見到深陷的海溝。而且是世界上主要的地震活躍帶。 - 海溝帶更有淺、中、深層地震,是其他地方極少見。 ??? ** 由於二次大戰後,海洋勘探技術大為改善,海底地質資料比較完整,使我們對於佔地球表面積七成的海洋地殼加深認識,有利於建立地球整體的概念。 - 各大洋中部有大海嶺,其山脊有巨大的斷裂系統,而且火山地震活躍,不斷湧出熔岩。 - 大西洋洋底岩石年齡均少於2.5億年,而且由中央海嶺向兩岸有規律地遞增。 ** 地殼中熔岩凝固時,其中的含鐵礦物會結晶出來,岩中鐵的磁性就會按當時的地磁極排列。按理岩石中磁極方向應與地磁極方向一致。然而地球科學工作者常發現有些情況並非如此。解釋只能是兩種:一是地球磁極的位置曾經改變;二是取樣地點曾經由其他地方移勳至現在的位置﹝飄移﹞。 - 地質學家把各大陸地磁方向異常的資料分析,發現只要按大陸未飄移前的方法重新拼合,便會符合正常的排列方式。 - 板塊構造學說是196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關於地球構造的學說。是當前最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