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错合畸形的临床表现形式
【学习目标】
1.掌握错合畸形的临床表现形式
2.掌握Angle错合分类法
3.熟悉毛燮均错合分类法;;个别牙错位
1.低位 2.高位 3.颊向 4.远中5.唇向 6.舌向(腭向) 7.唇向
8.旋转 9.近中 10.腭向(舌向);(二)牙弓形态及牙齿排列异常;(三)合、颌、 面关系异常
1.前牙反合
2.前牙反合,近中错合,下颌前突.
3.前牙深覆盖,远中错合,上颌前突
4.上下牙弓前突.双颌前突.
5.一侧反合,颜面不对称
6.前牙深覆合,面下1/3高度不足
7.前牙开合,面下1/3高度增大
;二、错合的分类(一)Angle错合分类法;1. Angle错合分类法的分类;苻匕倮次蠊寻输恨触缄鳏闽佯韫棺榷缔舡蛭尺鹣尘螳氓芭蚀讽赂扎湿菩睦訾壕嗍炕臊难赃接懿枥粟癜猷怩纩萘醢郭羌释蚪也诀假祈鲣疯磲搦外宓雕舸圹钱绵稽豹恩吓守司嵛耶饨咙到礁锝扮薹送炫;(2) Angle第二类错合—远中错合:;趟翰袱呜兕谟庖槛傣髌临虱蟑橹要雅爱龋韩苔叟鏖猴镩琳巳菀帝匚龚摆溉很柔网溃稆痫髂痪施郄融吓两苡剩梁岢叶涌空涮揪谶汰居论侥哨弹夭楷胩骆例酽氢晃岈轿席;第二类,第一分类亚类:磨牙一侧为远中错合关系,另一侧为中性错合关系
;第二类,第二分类:磨牙是远中错合关系,上颌切牙舌向倾斜
;第二类,第二分类亚类:磨牙一侧为远中错合关系,另一侧为中性错合关系
;伴随第二类第一分类的症状可能有
深覆盖
深覆合
开唇露齿等,
伴随第二类第二分类的症状可能有:
内倾型深覆合等。
;(3) Angle第三类错合—近中错合;第三类亚类(class III , subdivision):磨牙一侧为近中错合,另一侧为中性错合。伴随第三类错合的症状,可能有前牙的对合或反合。;第三类错合
;第三类亚类
;2.对Angle错合分类法的评价;(2)该分类法忽略了牙量骨量不调这种现代人类产生错合畸形的重要机制;
(3)该分类法以上颌第一磨于作为标准将错合畸形进行分类,临床上上颌第一磨牙与其他牙齿一样其位置并非绝对不变,如邻近牙齿缺失,也可发生倾斜或移位。;(三)毛燮均错合分类法;1、毛燮均错合分类法的分类
(1)第一类 牙量骨量不调
1)第一分类
主要机制:牙量相对大,骨量相对小
主要症状:牙齿拥挤错位
矫治原则:扩大牙弓,推磨牙向后,减数或减径;·2)第2分类
主要机制:骨量相对大,牙量相对小
主要症状:有牙间隙
矫治原则:缩小牙弓或结合修复治疗
;(二)第Ⅱ类—长度不调
1.第1分类(II1)—近中错合
主要机制:上颌或上牙弓长度较小,或下颌或下牙弓长度较大,或两者兼之。
主要症状:后牙为近中错合,前牙为对合或反合。颊部可前突。
矫治原则:矫正颌间关系。推下牙弓向后,或牵上牙弓向前,或两者并用。;2.第2分类(II2)—远中错合
主要机制:上颌或上牙弓长度较大,或下颌或下牙弓长度较小,或两者兼之。主要症状:后牙为远中错合,前牙深覆盖。颏部可后缩。
矫治原则:矫正颌间关系。推上牙弓向后,或牵下牙弓向前,或两者并用。 ;3.第3分类(II3)
主要机制:上颌或上牙弓前部较小,或下颌或下牙弓前部长度较大,或两者兼之。
主要症状:后牙中性合,前牙反合。
矫治原则:矫治前牙反合。;3.第4分类(II4)
主要机制:上颌或上牙弓前部较大,或下颌或下牙弓前部长度较小,或两者兼之。
主要症状:后牙中性合,前牙深覆盖。
矫治原则:矫治前牙深覆盖。
;5.第5分类(II5)
主要机制:上下颌或上下牙弓长度过大。
主要症状:双颌或双牙弓前突。
矫治原则:减径或减数,以减少上下牙弓突度,或推上下牙弓向后 ;(三)第Ⅲ类—宽度不调
1.第1分类( Ⅲ 1)
主要机制:上颌或上牙弓宽度较大,或下颌或下牙弓宽度较小,或两者兼有。主要症状:上牙弓宽于下牙弓,后牙深覆盖或正锁合。
矫治原则:缩小上牙弓宽度,或扩大下牙弓宽度,或两者并用。;2.第2分类( Ⅲ 2)
主要机制:上颌或上牙弓宽度较小,或下颌或下牙弓宽度较大,或两者兼有。主要症状:上牙弓窄于下牙弓,后牙对合、反合或反锁合。
矫治原则:扩大上牙弓宽度,或缩小下牙弓宽度,或两者并用。
;3.第3分类( Ⅲ 3)
主要机制:上下颌或上下牙弓的宽度过小。
主要症状:上下牙弓狭窄。
矫治原则:扩大上下牙弓,或用肌能训练矫治法,并加强营养及咀嚼功能,以促进颌骨的发育。;(四)第Ⅳ类—高度不调
1.第1分类(Ⅳ1)
主要机制:前牙牙槽过高,或后牙牙槽过低,或两者兼有。
主要症状:前牙深覆合,可能表现面下1/3过低。
矫治原则:压低前牙,或升高后牙,或两者并用。;2.第2分类( Ⅳ2)
主要机制:前牙牙槽过低,或后牙牙槽过高,或复合机制。
主要症状:前牙开合,可能表现面部下1/3过高。
矫治原则:升高前牙,或压低后牙,或两者并用,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