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事后研究方法.docVIP

简述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事后研究方法.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述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事后研究方法

简述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事后研究方法   [摘要]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事后研究方法和事前研究方法,贸易引力模型和经济增长模型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研究中主要的事后研究方法。阐述了贸易引力模型的提出、一般形式、细化和扩展、在区域一体化研究中的应用及其缺陷以及经济增长模型的产生、应用和发展,以助于从多个角度来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问题。   [关键词]事后研究;引力模型;经济增长模型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3)10-0090-02   [作者简介]王帅(1989-)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世界经济学。 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的事后研究方法主要有引力模型和经济增长模型,而事前研究方法主要有GTAP模型和CGE模型。他们最大的区别在事后研究是在等到相关经济现象发生后才能进行相关性研究,而事前研究则可以在经济现象发生前进行预测和推演。   一、引力模型   英国人口统计学家雷文茨坦(E.G.Ravenstein, 1880)和美国经济学家赖利(Reilly,W.J.1931)将物理学中的引力法则引入经济学。1880年雷文茨坦运用引力模型分析人口问题,但赖利公式在社会经济研究中有更广的应用。引力模型便于实证研究,经过不断地扩展和细化,在社会经济研究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社会经济中的“引力”是指各种经济现象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   (一)引力模型的一般形式   Tij=KQjQj/Dij,公式中Tij表示i、j两点间的引力大小;Qj、Qj表示i、j两点的“质量”,这里的“质量”可以用GDP、人口等经济变量来表示;Dij表示i与j两点的距离,但并不一定是地理上的距离;K是系数。   (二)贸易引力模型的提出   Isard、Peck(1954)和Beckerman(1956)凭直觉发现地理位置上越相近的国家之间贸易流动规模越大的规律,而Tinbergen(1962)和Pōyhōnen(1963)最早将引力模型运用到国际贸易等相关问题的研究中。其公式为:Tij=A(YiYj)/Dij,Tij表示两国或两地区的贸易量,Yi表示i国或地区的GDP, Yj表示j国或地区的GDP , Dij表示两国或两地区之间的空间距离,A为比例系数。他们运用上述贸易引力模型研究双边贸易流量,研究结果一致表明:两国双边贸易流量大???与两国的经济总量成正比,但与两国的经济中心的距离成反比。Linnemannn(1966)在贸易引力模型中加入了人口因素,他认为两国双边的贸易规模还与两国人口规模有关,而且是正相关关系。Berstrand(1989)则将人均收入水平代替了人口这一变量。   (三)贸易引力模型的细化和扩展   在贸易引力模型后续的细化和扩展中,根据研究的重点,研究者按影响贸易流量的主要因素来设置不同的解释变量,来检验这些解释变量对贸易流量的影响方向和影响大小,同时对双边或是多变贸易潜力进行测算。在这些解释变量中,一类是经常添加的虚拟变量,如语言、宗教信仰、共同边界、是否有过殖民历史等:另一类是制度质量指标解释变量,如是否属于一个共同的优惠贸易协定或者共同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政府治理质量、合约实施保障等解释变量。而且随着近些年来制度经济学的快速发展,对于制度因素的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一个共同的优惠贸易协定或是共同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这样的方式,而是越来越多对制度因素进行具体的指标量化。   (四)贸易引力模型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中的应用   1950年,美国经济学家雅各布·维纳(Jacob Viner)在其代表作《关税同盟理论》中提出,任何形式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于成员国和非成员国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带来各种经济福利,如有贸易转移效应、贸易创造效应等。由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利用贸易引力模型,衡量区域贸易协定对成员国的影响。经济学家Tinbergen(1962)提出应当运用引力模型研究双边贸易流量。Brada 和Mendez(1983)发现人口规模同贸易流量显著地正相关。在以后的研究中, 学者们为更好地说明被解释变量, 将其它变量如人口(Linnemann ,1996)、人均收入(Leamer ,1974)、汇率(Bergstand ,1985)、是否同属一个经济组织(Bergstand ,1989)、是否拥有共同语言或文化(Wei ,1996)等引入模型。近些年来中国学者也开始运用贸易引力模型研究有关国际贸易问题。单文婷、杨捷(2006)利用2000—2004年的面板数据建立引力模型,增加了华人人口、通用华语等变量,扩展了贸易引力模型,以此来评价东盟和中国之间的贸易潜力,而后利用该模型预测东盟十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的变化情况。陈汉林、涂艳(2007)通过对两个引力模型进行研究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