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上下) 曹万生 著 (下) 第四十六章 20世纪90年代散文、戏剧、影视新
第四十六章20世纪90年代散文、戏剧、影视 与小说、诗歌一样,20世纪90年代散文、戏剧与影视也进入多元时代。学者散文、作家散文、女性散文各呈异彩,实验话剧、小场次话剧风光不再,电视连续剧成为时代宠儿,第五代导演陷入商业漩涡,第六代导演展现才华。消费主义与严肃思考并存。 第一节 散文 一、20世纪90年代的散文 进入90年代,散文在没有任何策划的情况下出现了空前的繁盛局面。表现为:一是各种散文选本和散文集开始“畅销”于图书市场。二是旧作重刊。三是散文作为一种文体形式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四是散文作家的队伍呈现前所未有的壮阔。 二、余秋雨、张中行的散文 八九十年代散文创作的一个重要现象,是出现了一种被人称为“学者散文”或“大散文”的形态。这些散文拓展了散文创作的领域,开阔了作者表现和思考的疆域。 三、史铁生、张承志的散文 当代散文发展到史铁生和张承志,开始走向心灵和生命体验层面,更加关注人的精神与心灵,以及人生旅途中相伴随的孤独、焦虑等情感,并通过此和人类所追求的“真善美”共同人性相通。 四、女性散文 90年代以来,女性散文获得长足发展:作家层出不穷,作品浩如繁星,评说莫衷一是……构成了中国文坛一个极其重要的文学景观。 五、报告文学 80年代末的报告文学热进入90年代之后转入相对平稳的一个时期,但是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面世。 第二节 戏剧 以主旋律戏剧为代表的体现国家意识形态的戏剧、以商业操作为特征的通俗戏剧、以先锋姿态前进的实验戏剧以及对名著重排和改编而成的戏剧构成多元并存的戏剧生存状态;小剧场戏剧则成为这一时期重要的演出方式。 第三节 影视 90年代后,中国电视剧生产的特点是创作规模大,产量激增;电视剧品种、类型更加丰富,风格多样化,艺术水准大大提高,出现了真正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流行电视剧。 一、观众最多的《渴望》与《北京人在纽约》 二、《编辑部的故事》与《我爱我家》 三、言情电视文学《过把瘾》、《牵手》、《空镜子》、《中国式离婚》 四、作家与影视生产 五、“第六代”导演:浮出海面 复习思考 1名词解释:文化散文女性散文影视报告文学纪实小说报告小说中性创作实验戏剧小剧场戏剧“第六代”寻找漂泊 2余秋雨散文中所呈现的总体特征与文化品格是什么? 3简述余秋雨散文在当代散文发展史上的地位。 4以《我与地坛》为例分析史铁生散文中所呈现的“可能性的世界”。 5如何看待90年代女性散文以一种对女性私密题材的书写来展现女性意识? 6谈谈你对评论界关于90年代报告文学批评“泛化”的看法。 7谈谈“第六代”导演电影作品中关于“成长”的主题。 8从王朔的小说创作看视觉文化语境中作家与影视生产的关系。 9以电视连续剧《渴望》的轰动效应谈谈八九十年代电视剧的大众文化特征。 10简述中国第一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的文化意义。 11从《渴望》、《牵手》到《中国式离婚》看都市情感剧的伦理策略。 * * 在线教务辅导网: 更多课程配套课件资源请访问在线教务辅导网 馋死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