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与名师对2014生物单元整合3-3教学讲义
核心术语
(1)种群、群落
(2)种群数量、种群密度、群落结构、群落演替
(3)种间关系、种内关系
内连外展
(1)种群的概念与物种的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2)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3)外来物种的种群变化规律;1.(2012·南通期末)下列有关沿海滩涂生态研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沿海滩涂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B.将滩涂围垦改变成旅游景区的过程属于群落的初生演替
C.人工围垦可能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D.调查沿海滩涂各种植物的种群密度属于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解析】 不同地段上的物种组成属于水平结构,要特别注意地势起伏造成的物种不同都属于水平结构。滩涂上原来就具有生物,所以围垦后的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人工影响群落演替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调查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属于群落水平的研究。
【答案】 B;2.(2013·安徽皖南八校联考)环保工作者对某地区野生动物——野兔种群数量进行连年监测,以此作为该地区环境稳定与否的评价指标之一。在某段时间段内,得到的数据如图所示(λ=t年种群数量/(t-1)年种群数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ab段λ值反映该地区生态环境相对稳定
B.导致bc段λ值变化的主要因素是野兔的竞争者
C.cd段λ值变化说明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较弱
D.bc段种群数量表现为增长,cd段种群数量表现为稳定
【解析】 据图可知:a→b段λ值基本稳定,说明该地区生态环境没有明显变化,故A项正确。对于其它选项,b→c段λ值变化的主要因素应为其天敌(捕食者)减少,(使兔的种群数量急剧上升);c→d段λ值的变化说明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较弱,恢复力稳定性较强,使兔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故B、C、D项错误。
【答案】 A;【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D点之前,种群的增长率先增大(B点最大)后减小,最后为零(D点),该种群的增长曲线呈“S”型,A错误;死亡率增加的原因一方面是种群数量增大,食物和空间相对减少,导致种内斗争加剧,另一方面是天敌数量增加,B正确;要合理利用该动物资源,应使种群密度维持在增长率最大的B点,C错误;该种群???最大环境容纳量为D点所对应的种群数量,D错误。
【答案】 B;4.(2011·江苏卷)在野外试验站,研究棉蚜发生期开放和封闭条件下、不同初始密度(1和20头/叶)的棉蚜种群密度变化,各实验组均放置规格、数量相同的棉叶,结果如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A.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衰退,可能与迁出有关
B.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达到密度峰值,可能与迁入有关
C.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群数量均在达到K值时开始衰退
D.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内斗争均在种群衰退时开始减弱
【解析】 分析曲线图可知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衰退,可能与迁出有关;先于封闭条件下达到密度峰值,可能与迁入有关。
【答案】 AB;5.(2012·课标)某草原上生活着鹿、兔、狼和狐等生物。雄鹿有角、雌鹿无角,通常情况下这种鹿的雌雄个体分群活动(生殖季节除外)。有人提出“鹿角效应”假说解释这种同性聚群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回答下列问题:
(1)该草原上的雌鹿群和雄鹿群属于________(填“不同”或“同一”)种群。
(2)草、鹿、兔、狼、狐和土壤中微生物共同形成了一个________(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3)为探究“鹿角效应”假说是否成立,某同学用狗(能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项圈和棍棒做了如下3组实验:甲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2个相同项圈,乙组同时抛出2个相同棍棒,丙组则同时抛出1个项圈和1个棍棒。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若丙组平均时间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他两组,则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测试时要求甲、乙、丙3组抛出项圈或棍棒的距离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本实验中项圈或棍棒相当于该草原上的________。;【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种群、群落概念的理解及实验探究能力。(1)该草原上全部的鹿(包括雌、雄鹿)属于同一种群。(2)一定自然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组成群落。(3)该实验以项圈和棍棒分别代表雌、雄鹿,以抛出的物体种类组成为自变量,以狗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为因变量,探究“鹿角效应”假说的正确性。若假说正确,丙组狗叼回第一个漂浮物所需平均时间最短,即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群体,被捕食的风险较小。
【答案】 (1)同一 (2)群落 (3)小于 相同 雌鹿或雄鹿;6.(2012·江苏单科)蓝藻、绿藻和硅藻是湖泊中常见藻类。某课题组研究了不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