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审美时尚的美学意蕴
审美时尚的美学意蕴
—边缘化主体的无言独白
学生:乔基庆 指导老师:杨佩芩
【内容提要】审美时尚特指现时社会中一种广泛流行的审美现象,在大众文化的语境之下,它的产生以大众为基本动机,它的特性也以大众为基本背景,在此之下,以往审美主体的精英立场转向了大众立场,审美主体的个性便在追求个性的幻想中迷失了自己,主体独白的性质更加显著了。审美主体的主体性为机械性所取代,消费与工具理性把审美主体推向了无可奈何的边缘位置。尤其重要的是审美时尚的共享性与同质性以及其内在的权威性,把审美主体放逐到了文化的边缘,自我的个性成了各种符号角逐的竞技场,审美主体与自己的角色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两片,主体只能在他人的镜子中才能照出自己的存在,主体性悄然冷落了。而作为一门关注审美的学科,美学自然而然的担当起了当今情况下对这种审美主体边缘状态的拯救,对审美主体自我独白的语言交流,从而实现对人的终极关怀。因此,美学必须改变以往自己的研究视角,寻找到新的语言来在当今的学术机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以独有的批判精神让审美主体找到自己自由的天地。
【关键词】 时尚 审美时尚 大众文化 主体的边缘化 美学的边缘化
引言
马克思曾经说过:“真正的批判要分析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1]从三毛到席慕容到汪国真到贾平凹到北村到郭敬明;从伤痕文学到朦胧诗到寻根文学到试验小说到移民文学;从星星画展到裸体美术到人造美女;从新潮音乐到流行音乐;从崔健的摇滚到艾敬的城市民谣到周杰伦的双截棍;从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到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到周星驰的《大话西游》……不难看出,美和艺术已经从关注现代与前现代的冲突转向了关注中心与边缘的冲突,从关注中心对边缘的强制转向了关注边缘对中心的消解。一如卡西尔所说:“事实的财富并不必然就是思想的财富。”[2]因此,我们必须对当今社会流行的审美时尚做一个美学的分析。到目前为止,在这个方面致力的学者还不是很多,且多为一些开始性的论述,缺乏更有深度的挖掘,尤其是缺乏对审美时尚本身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分析其特性和层次,继而揭示其审美的内在意蕴,更少有从边缘化的角度来分析审美时尚。因此,本文将试着弥补在这个方面的不足。英国美学家博克曾经说过:“一个人只要肯深入到事物表面以下去探索,哪怕他自己也许看得不对,却为旁人扫清了道路,甚至能使他的错误也最终为真理的事业服务。”[3]这也正是本文的最终目标。
审美时尚的基本内涵
(一)审美时尚的概念
⒈时尚的概念
⑴词源学的分析
“时”,繁体作“時”,《说文解字》:“时,四时也。从日,寺声。”[4]《说文解字》中所解释的是时的最初含义,在以后的发展中,逐渐有了以下与时尚有关的含义:①现在或过去的某个时候,如《尹文子?大道下》:“心不畏时之禁,行不轨时之法。”[5]②按照规定的或一定的时间,如《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6]③适时,如《商君书?壹言》:“制度时,则国俗可化,而民从制。”[7]④时势,时局,如《孟子?公孙丑下》:“以时考之,则可矣。”[8]⑤时尚、时髦,如《隋书?南蛮传?赤土》:“赐骏等帛各百匹,时服一袭而遣。”[9]⑥善,鲜美,如《诗经?小雅》:“尔酒既旨,尔肴既时。”[10]⑦处、处于,如《荀子?修身》:“宜与时通,利以处穷。”[11]⑧承,承顺,如《书?舜典》:“纳于百揆,百揆时叙。”[12]王引之述闻:“时叙者,承叙也。承叙者,承顺也。”⑨时机,时运,如《论语?阳货》:“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智乎?”[13]
“尚”,《说文解字》:“尚,曾也,庶几也。从八,向声。”[14]在其以后的发展中,又有了以下有关时尚的含义:①增加,如《书多方》:“迪简在王庭,尚尔事。”[15]②添饰,如《诗?齐风?著》:“尚之以琼华乎而。”[16]③超过,超出,如《论语?里仁》:“好仁者,无以尚之。”[17]又凌驾,如三国魏刘邵《人物志?材理》:“虽明包众理,不以尚人。”[18]④尊崇,崇尚,如《易?剥》:“君子尚盈虚消息,天行也。”[19]⑤喜欢,爱好,《国语??晋语》:“其为人也,刚而尚宠。”[20]⑥志向,愿望,如《颜氏家训??勉学》:“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21]⑦久远,如《吕氏春秋?古乐》:“故乐之所由来者尚矣,非独为一世之所造也。”[22]
“时髦”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顺帝纪赞》:“孝顺初立,时髦允集。”[23]注曰:“尔雅曰:‘髦,俊也。‘郭璞注曰:‘士中之俊,犹毛中之髦。’”文选?南朝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徐干:“华屋非蓬居,时髦岂余匹。”[24]这里都是指的一时的杰出人物。
“时尚”一词最早出现于宋代俞文韵《吹剑四录》:“夫道学者,学士大夫所当讲明,岂以时尚为兴废。”[25]清钱泳《履园丛话?艺能?成衣》:“今之成衣者,辄以旧衣定尺寸。以新样为时尚,不知短长之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