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汉语的词序 一`词序是汉语表达意义的重要语法手段
古代汉语的词序 一、词序是汉语表达意义的重要语法手段 二、宾语前置 三、古代汉语的行为数量表示法 一、词序是汉语表达意义的重要语法手段 词序:也叫“语序”,即语言中词语组合的先后次序。 对于靠词形变化表达意义的语言而言,词序对它的约束力并不大。 词序在汉语中却十分重要。汉语的词序一般不能随意变化,如果词序变化了,句子的意义往往也要随之变化。如: (1)我打你。 (2) 你打我。 汉语的词序历史上比较固定,从古到今没有太大的变化。即基本次序为:主语——谓语——宾语 二、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古代汉语中,在一定的语法条件下,宾语可以从谓语中心语的后面移至谓语中心语的前面,这种现象我们称其为“宾语前置”。 古代汉语中的宾语前置主要有下面几种: 1、疑问代词作宾语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3、宾语用代词复指 4、无标志的宾语前置 5、强调介词的宾语 1、 疑问代词作宾语 语法条件:①全句是疑问句或者反问句。②宾语是疑问代词。 敢问何谓也?(《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彼且奚适也?(《庄子·逍遥游》) 如动词前有助动词,宾语一般要前置于助动词之前。如: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二年》) 谁敢怨:敢怨谁,敢怨恨谁。 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时,也要前置。如: 先生何以幸教寡人?(《战国策·范雎说秦王》) 何以:以何,用什么。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语法条件:①全句必须是否定句。②宾语必须是代词 邻国未吾亲也。(《国语·齐语》) 未吾亲:未亲吾,没有亲近我们。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无尔诈:无诈尔,不欺诈你。无我虞:无虞我,不欺诈我。 3、宾语用代词复指 语法条件:用代词“是”、“之”等复指宾语。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左传·僖公五年》) 虢是灭:灭虢,消灭虢国。 今吴是惧而城于郢。(《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吴是惧:惧吴,惧怕吴国。 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论语·先进》) 这种宾语前置,还常在前置宾语之前加上“惟(唯)”字,构成“惟(唯)……是(之)”的格式,强调宾语的作用更加的明显。 4、无标志的宾语前置 在古代汉语中,有时为了强调宾语,没有以上的前置条件,也可以直接将宾语移至谓语中心语之前,人们称之为“无标志的宾语前置”。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齐桓公伐楚》)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卫风·氓》) 秋以为期:以秋为期,把秋天作为日期。 赫赫师尹,民具尔瞻。(《诗经·小雅·节南山》) 5、强调介词的宾语 除了以上几种情况外,古代汉语中再强调介词的宾语时,也常把其宾语放在介词的前面。尤其是介词“以”的宾语。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秋阳以暴之,江汉以濯之。(《孟子·滕文公上》) 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孟子·离娄上》) 侨闻之,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身。(《左传·昭公元年》)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李斯《谏逐客疏》) 三、古代汉语的行为数量表示法 现代汉语表示行为数量,一般是把数词与动量词构成的数量词组放在动词的后面作补语,如“看两遍”、“踢三脚”。而古代汉语中却不是这样的,其方法是: 1、一般的方法:将数词直接放在动词之前作状语表示行为数量。与现代的差别:①不用动量词。②数词的位置在动词之前。如: 又与之遇,[七]遇皆北。(《左传·文公十六年》) 子墨子[九]距之。(《墨子·公输》) 2、强调的方法:在表示动作的词语后加“者”,将数词置于句尾作谓语表示行为数量。 鲁仲连辞让者三。(《战国策·赵策》) 举所佩玉珏以示之者三(《史记·鸿门宴》)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