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稻高产栽培的论与技术
3、“前氮后移”的增产原理 实施前氮后移氮,基蘖肥和穗肥比例由10:0—8:2调为5.5:4.5(6:4-5:5)和6.5:3.5(7:3-6:4),是精确定量施N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定量指标。 (1)基肥分蘖肥主要为有效分蘖发生提供养分需要,有效分蘖临界叶龄够苗后,土壤供N应减弱,促使群体叶色落“黄”,有效地控制无效分蘖和叶片伸长,推迟封行,改善拔节至抽穗期群体光照条件,为长穗期攻取大穗和提高成穗率创造良好条件。 如果基蘖肥N肥比例过大,到无效分蘖期叶色不能正常落“黄”,造成中期旺长,封行提前,中、下部叶片严重荫蔽,高产群体被破坏,带来成穗率骤降,根、茎发育不良,病害严重等一系列不良后果。基蘖肥N素吸收利用率低,一般只有20%左右,施用越多,利用率越低,适当减少施用比例,可以提高N肥当季利用率。 (2)穗肥的作用。在中期落黄的基础上施用穗肥,不仅能显著促进大穗的形成,而且可促进动摇分蘖成穗,保证足穗;穗肥的单位生产效率最高,是最高效施肥期,适当提高穗肥施用比例,是夺取高产的关键增产措施。 (3)前N后移必须有合理的比例 5个伸长节间品种,拔节前吸N量占一生30%左右,长穗期占50%左右,因而穗肥比例可提高到45%左右(40%—50%) 。 4个伸长节间品种,拔节前吸N量占一生50%,故穗肥比例只能提高到35%左右(30%—40%)。 (4)前N后移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增产技术。各地设置的前氮后移与当地习惯施肥对比试验,在相同施氮水平下,均可取得穗数稳定、成穗率高,穗型明显增大的的显著增产效果。 2006年贵州在4个地区,设置6:4与8:2对比试验34对(施N12-14kg/亩),均以前N后移的产量高,增产13.69~23.17%。 2006年云南设置5:5对8:2的对比试验5个,前N后移的平均增产10%以上(2.1-19.3%)。 双季稻地区:2005-2006在江西赣州试验,前N后移(7:3)的比“一炮轰”(10:0)的在早、晚季稻上分别增产14.05%和16.62%。2007年在宜春试验,早稻前N后移(7:3)的比10:0的增产17%。 东北农大在4个伸长节间粳稻品种上进行前后施N比例6.5:3.5对10:0的对比试验有26个点次,结果前N后移的成穗率平均提高了12.3个百分点,产量增加了10%以上,肥料当季利用率提高了38.5-133.4%。 (5)施有机基肥时,氮化肥前后比例的调整。 ①扬州大学农学院定位试验结果,麦秸秆全量还田时,应将氮化肥5.5:4.5的比例调整为7:3,增加基肥速效氮,弥补分蘖期秸秆腐烂和稻苗争氮。 ②贵州农科院研究,亩产750kg单季稻施氮化肥16kg,前后比例为5:5。在亩施牛粪1500kg(贵州普遍习惯)。作基肥时(含N5kg左右),施化肥氮11kg,化学N前后比例仍为5:5,各5.5公斤。总N量仍为16kg,但前后的总比例为6.6:3.4。 1、活棵分蘖阶段 (1)中大苗移栽,移入大田后需要水层护理。浅水勤灌。 (2)小苗移栽的,移栽后水分管理以通氧促根为主。南方稻区,机插稻一般不宜建立水层,宜采用湿润灌溉方式,待长出一个叶龄发根活棵后,断水露田,进一步促进发根,待长出第二片叶时,才采用浅水层结合断水露田的方式。 穴盘育苗抛秧的发根力强,移栽后阴天可不上水,晴天上薄水。2-3日后断水落干促进扎根,活棵后浅水勤灌。 2、控制无效分蘖的搁田技术 (1)精确确定搁田时间 控制无效分蘖发生,必须在其发生前2个叶龄提早搁田。例如欲控制N-n+1叶位发生,必须提前在N-n-1叶龄期当群体苗数达到预期穗数的80%左右时断水搁田。土壤产生水分亏缺的搁田效应在N-n叶龄期,对够苗无影响,被控制的是N-n+1叶位对水分最敏感的分蘖芽,便最受到抑制,在N-n+1叶龄时不能发生。搁田效应持续两个叶龄,同时也使N-n+2叶龄无效分蘖也被抑制。 (2)搁田的标准 土壤的形态以板实、有裂缝行走不陷脚为度;稻株形态以叶色落黄为主要指标,在基蘖肥用量合理时,往往搁田一、二次即可达到目的。 在多雨地区,搁田常需排水,但在少雨地区,可通过计划灌水来实施,灌一次水,待进入N-n-1叶龄时,田间恰好断水。 3、长穗期浅湿交替的灌水技术 长穗期(枝梗分化期到抽穗)既是地上部生长最旺盛、生理需水最最旺盛的时期;又是水稻一生中根系生长发展的高峰期。既要有足够的灌水量满足稻株生长的需要,又要满足土壤通气对根系生长的需要。浅湿交替的灌溉技术,一方面满足了水稻生理需水要求,同时促进了根系的生长和代谢活力,增加了根系中细胞分裂素的合成,从而促进了大穗的形成。 浅湿交替灌溉方法:长穗期田间经常处于无水层状态,灌2-3㎝水,待水落干后数日(3-5日),再灌2-3㎝,如此周而复始,形成浅水层与湿润交替的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