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虚拟黑客与现实法律.doc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虚拟黑客与现实法律

虚拟黑客与现实法律   黑客行为造成巨大的潜在风险,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世界各国普遍针对黑客行为规定了罪名与处罚   美国中情局雇员爱德华·斯诺飞抵香港,拉开了震惊世界的“棱镜门”事件的序幕。在香港,斯诺登通过英国《卫报》记者揭露美国自2007年开始实施棱镜计划。通过这个计划,美国政府向与各大互联网相关的公司索取资料、要求权限,甚至获得互联网最核心设备的后门权限,对全球互联网进行了深入监视。这意味着,全球互联网在美国政府面前,几乎是透明的。与阿桑奇的“维基解密”披露外交密电事件相比,“棱镜门”引起的震动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一定程度上说,这是美国政府的黑客行为。此事比历史上任何一次黑客行为更引起关注,更能引大家对黑客的警惕。   黑客,还是骇客?   说起黑客,许多人也许会马上想到病毒、木马、盗版、网络攻击、信息窃取这一类词汇。一般人眼中的黑客的含义,其实并不是黑客本来的样子。   早期的黑客,即英文的Hacker,本意是指那些对计算机技术有浓厚兴趣的技术狂人,他们专注于计算机技术本身,以技术为傲。当时的黑客甚至是一个带有褒义的词语。正因为如此,比尔·盖茨也曾经被认为是Hacker的一员,这足以令绝大多数人感到惊讶。在今天,比尔·盖茨的名字是如此响亮,以至于不必写出这个名字的中文音译,大家也能够想到他是谁,但多数人大概不会认为他与黑客有什么关联。   要说著名的黑客与黑客事件,不同地域、不同职业的人也许会想起不同的人和事。但是有一个人,是绝对不可以忽略的,他就是传奇人物:凯文·米特尼克。说他是传奇,不是因为他是第一个被通缉的黑客,不是因为他15岁时入侵了北美防空系统,也不是因为他翻遍了美国指向前苏联及其盟国的所有核弹头的数据资料,更不是因为入侵了各大公司的数据库,而是因为他的事迹被不断转述,以讹传讹,演变成了传说:有人真的相信,他曾经在监狱里改装一台收音机以试图连接互联网。   凯文·米特尼克的行为,代表了当时黑客的风格。他们玩技术、探索各种可能性,但不打算、不屑以此直接谋利。美国当局就有人认为,如??凯文·米特尼克把获得的核弹数据卖给当时的苏联,至少可以获得50万美元,而美国要重新部署核弹,至少要数十亿美元。但是,凯文·米特尼克所做的,却不过是向同学炫耀了一下而已。   这类自认技术至上、有专业精神的黑客,往往只关注技术问题,不理会其他。有些黑客不在意其技术结果是否具有破坏性,也不考虑其技术发现是否可以赚钱,当然其中部分人会向电脑公司通报发现的软件漏洞,协助改进软件或者网站。这些黑客往往比较年轻,到一定年纪后,他们的人生取向通常发生分化,可能成为电脑与网络安全方面的专家,或者自己成立电脑安全方面的公司,或者进入企业担任安全方面的工作,甚至被政府吸收为网络军队的成员。   有“中国黑客教父”之称、绿色兵团创始人龚蔚表示,自由、免费、共享、互助,这才是黑客们所推崇的至高精神,“不利用自己的技术去谋取个人的利益”是黑客精神的基本准则。让人遗憾的是,当前社会公众对黑客的认识,早已经超出了当初“技术狂人”的范畴,更多的是与“Cracker”联系到了一起。   另一些自认为黑客的Cracker,直接利用黑客手段盈利,或者达到政治目的。他们更改页面表达立场,或者攻击网站索取金钱,或者破解软件贩卖盗版,或者盗取网站资料和个人信息用于出售,手段不一而足。中国人比较熟悉的Cracker,大概要数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能够破坏硬件的CIH病毒的陈盈豪,制造了“熊猫烧香”病毒的湖北人陈俊、“珊瑚虫”版QQ的陈寿福以及“番茄花园”版windows XP的洪磊。而一些较具有黑客(Hacker)精神的中国黑客,在一般中国公众中反倒没有多少知名度。例如“中国红客联盟”,以及其他参与了中外黑客攻防战的人,没有多少人知道他们的名字。   有人故意把Cracker翻译为“骇客”,强调与“黑客”的区分。尽管他们自认为是“黑客”的一分子,但他们与传统意义上的黑客区别是明显的:黑客更类似于网络世界的游侠,而骇客整体形象属于网络世界的流氓恶棍。   事实是,中国黑客的整体水平与西方国家的黑客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Windows系统的安全漏洞,能够首先发现,并通报微软公司的,基本上都是西方国家的黑客,鲜有中国人的身影。但是对那些技术至上的中国黑客来说,这并不妨碍他们对低技术含量的骇客的鄙视。   黑客是怎么活动的   提起黑客的行为,往往想起神秘的闪灯、跳跃的数字、天书般的代码和神出鬼没的行踪。一般公众不会在乎黑客和骇客究竟有没有区别,而对黑客(或者骇客)是怎样活动的也许更感兴趣。   在互联网出现之前,甚至更早,在PC(个人电脑)出现之前,黑客就出现了。他们是一帮技术牛人。甚至在单片机上自己编程,编写出一个自己专用的、独一无二的操作系统来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