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材在闽南传统建筑中运用
石材在闽南传统建筑中运用
摘要: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强势冲击,国内城市形象盲目向西方看齐,各种追求现代感、标新立异的建筑拔地而起,对建筑材质使用亦趋于单一,造成“千城一面”的同构现象,带来了建筑地域性的流失。本文通过调查石材在闽南乡土建筑中的运用情况,探讨这一具有乡土特色的建筑材料的地域特性及其对当地日常行为生活的影响,为城市的更新改造提供参考。
关键词:闽南地区;传统民居;石材:日常生活
中图分类号:TU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10-0101-03
1 闽南传统建筑概况
闽南通常指位于福建东南沿海的厦门、漳州、泉州三地,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当地形了成具有地域特色的闽南建筑文化。红砖白石,飞檐翘然、舒展飘逸、色彩艳丽、装饰精美、中西合璧,这是闽南传统建筑最直观的特色。
闽南传统建筑以泉州地区的最为典型。泉州地区以“三间张”和“五间张”来称呼当地传统民居,既其平面形制为三开间或五开间。其第一进称“下落”(前落),一般用作门厅,第二进称“顶落”(上落),作为大厅及主要的居住用房,两厢称“榉头”,一般用作杂物问,第三进称“后落”,两厢房之外增建的纵向长屋为“护厝”,由单体所围成的院落称“天井”,下落正前留设的场地称“埕”。
在民国时期,惠安开始逐步发展石构建筑,民宅外墙普遍采用块石或条石垒砌,内墙用碎乱石沙泥填砌;高级民居,石料采用密缝安装或排砌、雕琢各种图案。房屋平面布局有“四房看厅”、“六房看廊”、“三问张”、“五问张”等形制(见图1)。当地的石构民居建筑具有空间小、采光足、房间多的特点。
2 石材与闽南传统建筑
黄汉民先生以具有地域代表性的色彩为依据,将福建传统民居划分为“红砖区”和“灰砖区”,“红砖区”的民居主要分布于厦门、漳州、泉州与莆田的绝大部分沿海地区。然而被划分为“红砖区”的泉州存在着一种以石材营造的建筑——尤其以惠安传统石构民居为代表,该地区盛产花岗岩,石材被广泛运用于当地建筑的营造,出现了很多精美实用的石构建筑(???图2)。大量的石构建筑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传统民居风貌,创造了独特的闽南石构建筑文化。
2.1闽南传统建筑的选材
中国的传统居住模式,常受地域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的限定。而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属性。长久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传统民居是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以承重的木结构和多种形式的围护结构建造的,堪称中国传统民居构筑形态的基因。以花岗岩为主要建筑材料的石构民居在我国的传统建筑中并不多见,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环境因素和地方经济因素决定了闽南传统建筑对石材的选用。
2.1.1自然地理条件
闽南传统建筑所用石材多出自泉州惠安,在厦门、漳州甚至海外地区都能见到出产自惠安的石材,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为当地提供了花岗石这一得天独厚的建筑材料。
惠安地质构造属于浙闽活化陆台,花岗岩石资源丰富,储量达亿立方米(表1)。该地区出产的花岗岩不仅储量丰富,而且具有非常好的物理学性能,其优越的抗弯性能(弯曲强度为22.93MPa)是其他地区花岗岩的两倍左右。良好的抗弯强度使得惠安石材可以作为建筑的受弯构件。石板、石梁技术大量运用于建筑、桥梁的建设,如位于惠安洛阳(今属泉州台商投资区)的洛阳桥,整座桥采用花岗岩石料砌筑而成,桥面石板长达8m,有“闽中桥梁甲天下”、“泉州桥梁甲闽中”之誉。当地石材资源丰富,工匠们因材施用,建造了大量的石构建筑,充分体现了传统民居建筑就地取材的建造特点。
2.1.2气候环境因素
闽南地区的气候环境特点也是决定其选用石材作为建筑材料的因素之一。惠安县所处纬度较低,属亚热带海洋气候,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每年都会受到多个台风袭击。海风中的盐碱对木构建筑具有较强的腐蚀作用,加之干湿交替的气候条件使得木结构的使用年限大大减少,并且木构建筑无法承受猛烈的台风侵袭,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与木结构民居相比,石结构民居较为坚固,构件不易损坏,维修费用少。以石材做为建筑材料,满足了沿海民居抗御台风和建筑防盐碱腐蚀的特殊要求,充分体现了传统民居因地制宜的建造特点。
2.1.3经济因素
《惠安县志》记载:“吾惠为地蕞尔,半属海需,山地则遁惬烟郁,可艺之土或寡矣。”可以看出,惠安土地自古就较为贫瘠,且土壤以红赤土为主,耕地土层浅薄;加之经常受到台风袭击,并且大多集中于收成季节,影响作物收成,经济条件较差。不同于泉州其他“红砖区”的做法,由于经济条件有限,所以当地民居较少使用砖作为建筑构件,而选用取材较容易,且可以自行加工的花岗岩。因此,一般的乡村民居都是选用纯石结构砌筑而成,只有少数祖厝、庙宇才会使用红砖。
2.2石材在闽南传统建筑中的应用
石材在闽南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略谈高校财务风险存在问题及防范化解对策.doc
- 略述路桥结构设计实例分析.doc
- 畲族传统民居对当代居住空间设计启示.doc
- 疏浚吹填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应用分析.doc
- 疏浚吹填项目工程管理.doc
- 疫苗接种失败临床表现、原因及预防.doc
- 疾控中心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探讨.doc
- 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相关财务指标探讨.doc
- 病案管理质量提高途经分析.doc
- 病除水库存在主要问题分析及加固设计.doc
- 年生产电致变色镜片产品300万套及智能防眩目后视镜总成150万套项目环评资料环境影响.docx
- 年产金银卡纸5500吨项目环评资料环境影响.docx
- 年产2000万只压力传感器芯片模组和部件研发生产新建项目环评资料环境影响.docx
- 年产3000套复合热压机模板项目环评资料环境影响.docx
- 年产塑料制品480吨迁建项目环评资料环境影响.docx
- 年产1000万件汽车零部件迁建项目环评资料环境影响.docx
- 年产PE膜PE袋500吨新建项目环评资料环境影响.docx
- 汽车空气滤清器总成技术改造项目环评资料环境影响.docx
- 年产污泥制混凝土实心砖3万方、污泥制路基商品灰土7万方项目环评资料环境影响.docx
- 年产5200万米医用导管项目环评资料环境影响.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