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粘土隧道坍塌成因分析及应对措施浅析
红粘土隧道坍塌成因分析及应对措施浅析
摘要: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广泛分布着一层厚度从数米到上百米不等的红粘土,由于该地层岩性复杂,施工措施不够完善,当在该地层进行隧道施工时经常遇到一系列的工程病害,给施工带来诸多不便。本文以某公路隧道为例,从工程地质条件与水文地质条件入手,分析了该隧道坍塌的主要原因,提出此类问题的处理措施及预防措施,为红粘土地区的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红粘土;隧道坍塌;处理措施;预防措施
Abstract: in loess plateau area in China widely distributed with a layer thickness ranging from several meters to hundreds of meters of red clay, 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the stratum lithology, the imperfec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measures, when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tunnel construction often encountered a series of engineering diseases, bring inconvenience to construction. In a highway tunnel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hydrological geological condition, analyses the main cause of the tunnel collapse, puts forward treatment measure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this problem, in red clay area of similar projects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red clay; The tunnel collapse; Treatment measures; Preventive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U45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言
随着中西部开发战略的不断深入,我国高速公路、铁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由于地形地貌的限制,在广大山区,隧道工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广泛分布着一层厚度从数米到上百米不等的红粘土,其主要分布在甘肃、陕西、山西等地,当隧道工程在该地层进行隧道施工时经常遇到一系列施工病害,如出现初期支护开裂、掉块、甚至出现坍塌等现象,严重影响隧道施工安全及施工进度。近年来,基于各种原因,隧道在该地层进行施工过程中发生过几起隧道坍塌事故,造成工期延误,投资成本增加,甚至出现人员伤亡的严重后果。因此,笔者以某红粘土公路隧道坍塌事故为例,分析了隧道坍塌原因,提出处理措施及预防措施,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工程概况
某公路隧道左线设计建筑限界净宽11.8m,限界净高5m,纵坡为2%,该隧道在地貌上属黄土峁梁区,相对高差较大,地层岩性复杂,隧址区地层岩性特征从新到老分别为:新黄土(Q3eol)、老黄土(Q2eol)、红粘土(N2)及砂泥岩(T2e),坍塌段红粘土围岩等级为Ⅳ级,距离施工通过的Ⅴ级围岩80m,上覆围岩42m,其中红粘土11.5m,隧道洞身位于红粘土地层的上部。该隧道依据新奥法原理,采用台阶法预留核心土方法施工,以1.0 m进尺循环掘进,支护结构采用复合式衬砌。
施工队在准备喷浆某里程时发现掌子面2m范围内初期支护突然开裂,格栅拱架发生扭曲变形,拱顶处喷射混凝土开始掉块,两侧拱腰出现滴水现象,随后发生大规模掉块,并拉动周围已施工的初期支护产生变形、开裂、坍塌, 5分钟后,上覆围岩出现整体下卧,坍塌段长约6m,所幸施工人员及施工机械迅速撤离,没有出现人员伤亡。
2 隧道坍塌原因分析
2.1 隧道坍塌影响因素
隧道坍塌是指在围岩软弱结构面的影响下,隧道开挖后围岩应力重分布过程中,岩土体的径向抗剪强度小于围岩应力,使围岩产生大量剥落、掉块的现象。影响隧道坍塌的主要因素有:①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②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地表水、地下水;③施工原因,如施工方法、施工工艺等。
2.2 本区红粘土的岩性特征
本地区红粘土从下之下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上部红粘土呈棕红色~深褐红色,硬塑~坚硬,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