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三百年前台湾部大旅行读裨海纪游.doc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百年前台湾部大旅行读裨海纪游

三百年前台湾西部大旅行-读《裨海紀遊》(上卷) 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 HYPERLINK /gb/tony0400/tony0400.html /gb/tony0400/tony0400.html ◎台湾第一本游记文学 台湾第一本游记文学,是三百年前郁永河所写的《裨海纪游》。郁永河于康熙36年(西元1697年)来台采硫,事后写了一本小书,记载他这次来台的所见所闻。郁永河因《裨海纪游》这本书而名留历史,被誉为是台湾游记文学的开创者。 说《裨海纪游》是台湾第一本游记,对荷兰人并不公平。在郁永河之前,荷兰人统治台湾时,做过不少踏查,留下许多关于台湾的记录。只是荷兰人退出台湾后,这些荷文撰写的文字记录尘封于荷兰海牙的“国家档案馆”。历经数百年,早已被世人遗忘。直到晚近,才渐有学者注意到这些文史宝藏,已陆续译述为中文。 此外,明朝万历三十年(西元1603年),陈第随同福建都司沈有容追剿倭寇至台湾,事后写了一篇《东番记》,叙述台南附近的风土民情,创作年代比郁永河早了九十几年,但内容较为简略。因此,一般都将《裨海纪游》视为是以中文创作的台湾游记文学之始 (注1)。 300年后的今天,阅读《裨海纪游》,却颇觉得吃力,一则是它的文体是文言文,二则是内容所叙的地名及村社都是古代的名字,不容易与现在的地名及村落连结,读时觉得生涩。幸好坊间有《裨海纪游》的白话文译本,以译本为辅,对照原文,就更容易亲近这本300年前的游记了。 我最近阅读《裨海纪游》。所谓“独‘阅’乐,不若众‘阅’乐”,所以摘录其内容及个人心得,与读者分享。分上中下卷。已写完上卷,中、下卷待他日完成后再陆续发表。 ◎郁永河的台湾行 郁永河是浙江杭州人,生性喜欢冒险,四处游山玩水。康熙30年(西元1691年),他来到福建省,在省会福州市觅得一份幕僚工作。几年之间,已游遍福建境内八府之地。 康熙22年(西元1683年),清廷收复台湾后,设立“台湾府”,将台湾编入为福建省的第九个府。喜好旅行的郁永河,对这块新领土,兴趣盎然,却苦无机会前往游览。不料,一场意外事件,促成了郁永河的台湾行。 康熙35年(西元1696年)的冬天,福州城火药库发生爆炸,五十余万斤硫磺火药全部焚毁。朝廷下令严办,要求看管火药库的官员负起赔偿责任。当时台湾的鸡笼、淡水生产硫磺。于是福州官府决定派员前往台湾开采硫磺,以弥补焚毁的损失。 然而当时台湾的北部还是一个充满危险的蛮荒之地,该派谁去采硫?又有谁肯冒着生命危险前往呢?郁永河听到这个消息时,却手足舞蹈地笑说:“我的梦想终于可以实现了。”该派谁去呢?当然就是不怕死的郁永河了。 ◎出发:福州至泉州 康熙36年(西元1697年)农历一月,郁永河准备妥当,准备起程,在福州的亲朋好友纷纷来与他郑重话别,颇有生离死别的气氛。他的三个仆人则是有情有义的愿意跟随他到台湾,踏上这趟命运未卜的旅程。 一月二十四日,中午时分,郁永河由福州城南门出发,却遇到大雨,晚上留宿于吕阳家。二十五日,天气转晴,继续前行三十里,渡过乌龙江,雾气初散,可远望马尾港口外海的罗星塔及“五虎门”,景色极为优美。“五虎门”,位于闽江口附近,是五座岛礁,形状似五只老虎,守在闽江与台湾海峡的交会处,这条水道,为船舶出入闽江必经之路,所以称为“五虎门”。 当天晚上抵达坊口。郁永河会晤了台湾府诸罗县令的长子董赞侯,还有董赞候的舅舅,于是彼此约定一起前往台湾。 二十六日,越过相思岭,夜宿渔溪;二十七日经浦尾、涵头,夜宿兴化府的府城莆田。二十八日继续赶路,二十九日抵达泉州府。一路上,郁永河多所感触,随兴作了几首诗。或许有感于这趟台湾行的危险,他在相思岭上吟诗感叹自己齿落发白,年华老去;途中看见农民牵着牛只悠然地走在田埂上,则感慨地吟咏: “年来已识躬耕乐,何事劳劳又远征?” 对于台湾行,郁永河的心情似乎是“既期待,又怕受伤害。” ◎厦门至金门 二月初一日,郁永河夜宿沙溪。初二,抵刘五店渡口,渡海至厦门。航行途中,遇到狂风巨浪,船只激烈摇晃,差点翻船,郁永河衣帽全湿,体验到渡海的危险。抵达厦门时,已是傍晚。 初三,郁永河拜访厦门水师官署的萧子卫,请他帮忙找船。那几天风浪很大,船只无法开航。当天,郁永河与同行的董赞侯、石先生等一起游览厦门著名的“万石岩”。   初四,又前往著名的“虎溪岩”游览。山顶有巨岩,高十几丈,周围圆圆的好像一面大鼓,有小径可攀登上去。山顶怪石壁立,郁永河站在岩顶,遥望台湾,又感慨赋诗: “扶桑遥在望,落日晚潮红。” 厦门曾经是郑成功的复兴基地,虎溪岩还有当年的历史遗迹。倾颓的残墙及小径,据说是当年郑成功的儿子郑经、郑聪读书的地方,如今已变成荒堙蔓草,只闻虫声唧唧而已。郁永河因爬万石岩及虎溪岩太过劳累,腰部旧疾复发,接连休养了几天,得靠仆人搀扶才能走动。郁永河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