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 2 + 内 人体解剖生理学.ppt

  1. 1、本文档共9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a2内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五章 血液循环 本章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 2、心脏泵血过程及机理 难点: 1、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和离子机制 2、心脏泵血功能的调节 3、心血管系统的神经、体液调节 思考题 1、名词解释: 心动周期 心率 窦性心率 等容收缩期 等容舒张期 微循环 2、一个心动周期中,心房、心室如何活动? 3、心室肌细胞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特征 及生理意义? 4、何谓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 代偿间歇有何生理意义? 5、试分析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6、支配心血管的神经有哪些?各有作用? b 滤过和重吸收: 滤过:通过管壁两侧的压力差,引起血管内的水分及能通过孔道的溶质通过毛细血管壁向组织液移动的过程,称滤过。 重吸收:将细胞间隙液体及溶于水的物质再转运入血管内的过程称为重吸收。 c 吞饮: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发挥吞饮作用,形成吞饮小泡,将物质从一侧转运至另一侧,然后排出小泡外。 (三)组织液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 组织液的生成是血浆中的水分和溶于水的物质从毛细血管壁滤过而形成;而组织液中的水分和溶于水中的物质重吸收入毛细血管为组织液的回流。 1、有效滤过压(effective filtration pressure):毛细血管壁滤过力量和重吸收力量之差,称有效率过压。 毛细血管血压、组织胶渗压 是促使血浆滤过的力量组织静水压、血浆胶渗压 是促使组织液回流的力量 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胶渗压)-(组织静水压+血浆胶渗压) 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示意图 毛细血管动脉端有效滤过压 =(30+15)-(10+25)=10mmHg 2、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 毛细血管静脉端有效滤过压 =(12+15)-(10+25)= -8mmHg ① 毛细血管血压(微血管压力) 毛细血管的血压高低取决于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与毛细后血管阻力血管的比值。比值减小,毛细血管血压增高,有效率过压增大,组织液生成增多。反之则相反。 ② 微血管阻力的调节 a 微血管平滑肌的肌源性调节 微血管平滑肌受牵拉或压迫时,能自动产生收缩或舒张,改变微血管的阻力,调节控制微循环的血量,将此现象就称为血管平滑肌的肌源性调节 生理意义 在动脉血压过高或过低时自动调节微血管阻力,调节微血管血流量。 静脉血压增高时→微动脉系统收缩↑↑→微血管血流量减少→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生成↓,防止水肿产生 b 组织代谢产物的影响 组织代谢产物,能使微动脉舒张,毛细血管前阻力下降。 机体代谢活动↑→机体代谢产物↑→微血管舒张→毛细血管前阻力↓→微循环血量↑→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生成↑ c 内皮细胞释放的活性物质 内皮舒张因子(EDRF):舒血管物质 作用:激活血管平滑肌鸟苷酸环化酶→使鸟苷酸腺苷(CGMP)浓度↑→引起血管舒张 内皮素:缩血管物质 作用:能引起血管强烈收缩,使血流阻力增大 d 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六 、淋巴循环 淋巴管 1、结构特点: 2、功能特点: (一)淋巴管系统:由淋巴管、淋巴结组成 ① 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管壁无基膜。 ② 在毛细淋巴管起始端,内皮细胞的边缘向瓦片般互相覆盖,形成向管腔内开启的单向活瓣。 ① 淋巴管管壁通透性大 ② 淋巴管舒张时压力低于组织静水压 (二)淋巴液的生成 组织液进入毛细淋巴管,即成为淋巴液。 (三)淋巴循环的意义 1、回收蛋白质 每天可回收75-200g蛋白质 2、调节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液体平衡 3、运输脂肪及其它营养物质 4、防御免疫作用 第三节 心血管系统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一)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 1、心脏的神经支配 ① 心交感神经(cardiac sympathetic nerve) 来源:脊髓胸段(T1~T5)侧角 发出 心交感神经 节前纤维 星状神经节 颈交感神经节 发出 节后纤维 支配 窦房结 房室交界 房室束 心房肌 心室肌 突触联系 作用:使心率加快;房室结传导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 心脏兴奋的表现,常又称正性作用,即正性变时作用、正性变传导作用、正性变力作用。 机理:心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 释放 NE 与心肌细胞膜β1受体结合→激活细胞膜腺苷酸环 化酶→使细胞内cAMP浓度→激活心肌细胞膜上 的钙通道→Ca++内流增多 窦房结细胞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0期去极化速度↑ 心率↑ 房室结区细胞0期去极化速度↑ 传导↑ 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Ca++内流↑心肌收缩力 ② 心迷走神经(cardiac vagus nerve) 延髓迷走神经背核、疑核 发出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