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发霉了》教学反思.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面包发霉了》教学反思

《面包发霉了》课后反思 新昌县青年路小学 张跃中   《面包发霉了》是教科版小学科学课本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食物》中的第5课。重点是让学生了解食物发霉的现象,通过学生自己的猜想,进行合理的对比实验设计,探究面包发霉的条件。 《食物》这个单元让学生从新的角度认识食物,发现食物与人体生命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食物自身发生的变化。《面包发霉了》一课承接前面几课对食物的认识了解后,转向了食物自身变化(变质现象)引出的观察和探究,进而学习设计对比实验研究面包发霉所需的条件。学生通过整单元的系列学习,能有联系地看待食物、食物的营养、食物的变化以及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从能力培养发面看属于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本课在教学环节设计上紧紧把握住学生心理,问题引入,逐步递进,环环相扣,推动学生采取各种科学的方法不断深入观察,在观察中发现新奇,从而主动提出探究问题,并展开猜测和实验设计,大胆探究霉菌产生的原因。整堂课让学生经历了:观察了解现象——收集更多的现象——猜想发生现象的因素——设计实验,验证猜想的探究过程。   在研读教材和分析学生具体情况的前提下,我对教材做了一定的修正和补充,具体操作如下:   1.教材的起始环节,是以一张发霉面包的照片和两个问题:“会发生什么变化?与哪些条件有关呢?”展开观察活动的。接着出示的是一张学生用放大镜观察的图片和记录纸。我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发现教材呈现的这种学习过程不能给学生以清晰的观察方法的指导,不能调整学生首次接触霉菌产生的心理感受,进而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缺乏认知层次的递进理解过程。因此,我做了如下改动:首先,出示发霉食物照片后提问:“看到这些你们有什么感受?还要不要继续观察研究它们?”学生发言交流,引发学生情感意志的矛盾,然后教师进行心态调整,引导学生客观、辩证地认识世界,克服厌恶、畏惧心理,铺设畅通心理渠道。其次,我加入了观察方法的指导,即回忆以前学习的运用多个观察器官,从多方面观察霉菌。在学生不能描述霉菌具体形状结构时,以递进的方式逐步展现放大镜下——显微镜下——电子显微镜下的霉菌,使学生一方面惊异于微观世界的奇妙,一方面体会到观测仪器的重要性、先进性。此时,教师又补充进“霉菌”及“霉菌结构”的图文概念,教材中没有体现这一点,但我觉得四年级的学生可以也应该在初次接触“霉菌”这一新知时就建立起清晰的概念认知,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   2.我对教材P52设计对比实验这部分做了较大的改动,重新进行了设计。教材是同时对影响面包生长两方面的因素(水的多少、温度的高低)进行实验验证指导。但若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提高实验、特别是设计实验的能力,这种直接告知的方式不是能很好地起到引导和培养作用,缺乏了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另外,将两个对比因素放在一起,也容易让刚开始学习体验对比试验的学生混淆混乱。所以,我将这部分内容进行了新的教学设计:强化预测环节,增加对比实验设计的指导,独立完成一个对比因素的实验计划,体现在课堂教学环节上为:在观察了解了食物发霉现象基础上——收集更多发霉物品和现象——初步猜想的发霉会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师列出学生的猜想——再提出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师生互动确定实验类型为对比实验,回忆对比实验的设计要求——带领学生共同设计完成验证“潮湿还是干燥”这一因素的对比实验计划——最后学生独立选择自己要对比研究的主题,独立或合作完成验证猜想的实验计划。   这样的一个教学流程使学生明确思路、理清主题,在学习、掌握对比试验方法的同时经历了典型的探究过程,不断增强了他们的探究的欲望和自信心,体验了成功的快乐,并养成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