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海乐出版社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上海音乐出版社 民族花朵
第一单元 民族花朵
第一课 听——《孔雀舞》
第一单元 民族花朵
第一课 创——《美丽的小孔雀》
第一单元 民族花朵
第一课 唱——金孔雀轻轻跳
第一课 玩——快乐的舞步
第二课 音乐乐园
第二课 唱——布依娃娃爱唱歌
第二课 玩——认、学、读、唱
第二课 听——《民族舞曲联奏》
第四课 听——《水族馆》
第四课 玩——小猴造楼(二)
第三单元 外国小曲
第五课 听——摇篮曲
第五课 玩——小猴造楼 圆圈、方块和三角
第五课 唱——《我的小宝宝》
第五课 创——《咪咪摇篮曲》
第五课 创——《咪咪摇篮曲》
第六课 玩——《小猴造楼》、《叮咚圆舞曲》
第六课 听——《在钟表店里》
第八课 音乐乐园
第八课 唱——只怕不抵抗
第八课 创——英雄塑像
第八课 听——《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第七课 听——快乐的节日
第七课 创——操场上的歌
第一单元 民族花朵
单元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听赏傣族舞曲《孔雀舞》,引导学生感受傣族民间音乐的特点,指导学生通过各种资料的收集来了解傣族的风情,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2.学生能用优美的歌声演唱《金孔雀轻轻跳》,以表达傣族儿童对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
3.欣赏《民族舞曲联奏》,感受表现维吾尔族、朝鲜族、藏族、蒙族、汉族五个民族的不同音乐形象及各民族音乐的特点。
4.指导学生用甜美热情的歌声表现布依族儿童幸福快乐的美好生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律动创编《美丽的小孔雀》掌握孔雀舞的动作要领,并能跟随音乐自由表演。
2.引导学生从生活音响中感知、认识十六分音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关于风土人情的资料,感受傣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4.通过游戏《孔雀开屏》,培养学生灵敏的听觉,能听辨唱名,唱准唱名。
【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孔雀舞的基本特点,学会孔雀舞的几个基本动作,能随着音乐自由组合并进行表演。
2.学生能根据不同的节奏和方法来创编旋律,并能配上适当的舞步边唱边跳。
3.认识十六分音符,会拍含十六分音符的节奏
第一单元 课时建议
第1课 建议用3-4课时完成
第一教时:听《孔雀舞》;玩玩:小小傣家人
第二教时:唱唱《金孔雀轻轻跳》;练一练
第三教时:学跳孔雀舞 ;玩玩《傣家情》
第四教时:游戏《孔雀开屏》;创《美丽的小孔雀》
第2课 建议用3-4教时完成
第一教时:听听《民族舞曲联奏》;创:听听做
第二教时:玩玩《大钟和小钟》;学:十六分音符;
第三教时:学唱《布衣娃娃爱唱歌》;玩玩《爱我中华》
音乐乐园 建议用1-2教时
第一单元 民族花朵
第一课 听——《孔雀舞》
【设计思路】
本课选自上海音乐出版社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第一课。主要内容是欣赏《孔雀舞》,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乐曲情绪的变化的特点,了解孔雀舞的动作要领。《孔雀舞》是一首根据傣族民间乐曲改变的民间合奏曲,乐曲由引子——A段——B段——A1段构成。乐曲通过抒情优美的旋律描绘出了傣家竹楼的美丽景色,以及傣族儿女闻乐起舞的景象。
新的课程标准中指出通过,体验只有当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与音乐融为一体,自己亲自主动地去探、领悟,体验时,才能真正理解音乐,
二、欣赏《孔雀舞》
(一)完整聆听乐曲,初步感受乐曲的情绪和特点。
(二)复听乐曲第一段:学学小孔雀
1.介绍孔雀舞
方法:教师可以自己或请学生示范几个孔雀舞的简单动作,请学生想想:小孔雀在干什么?
2.造型模仿
方法: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出示一些孔雀舞的图片,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二个造型进行模仿。并请学生想想:小孔雀在跳舞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3.即兴表演
要求:学生可以通过想象在教室中创设情景并表演小孔雀的各种造型。
(三)复听乐曲第二段:请到傣家来做客
1.学生边聆听《孔雀舞》第二段音乐边看图片,教师和学生可以一起来介绍傣家风情,让学生在感受第二段乐曲情绪特点的同时想象傣家美丽的风光。
2.学生跟着音乐学傣族儿童过“火把节”、“泼水节”,再次感受乐曲第二段欢快、活泼的情绪。
三、完整表演《小小傣家人》
(一)完整聆听,学生按照每一段音乐的情绪选择表演内容
(二)学生自由组合,按音乐的顺序出场表演
四、课后拓展
要求:指导学生通过上网、书籍、传媒、音像等各种资料收集来了解傣族的风情,下节课在课堂中交流。
【教学反思】
音乐是动态的音响艺术。从动觉切入是最易被儿童接受的学习音乐的方式。因此本课在完整聆听乐曲的基础上结合学学小孔雀和请到傣家来做客的活动将乐曲分段欣赏。帮助学生正确区分A段和B段不同的情绪,同时在“小小傣家人”的过程中,结合傣族风土人情的介绍帮助学生感受傣族音乐的风格,了解傣族的风土人情,在正确的基础上进行小小傣家人的表演。
值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