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曾植年谱长编阐明.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沈曾植年谱长编阐明

论文提要 鸦片战争以后的晚清时代是中国数千年来变化最剧烈的时期之一,各色人 等在这一历史舞台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除政治、经济的巨大变革外,文化方 面也出现异彩纷呈的局面。在东西方思想的鼓舞激荡之下,传统学术发生了前 所未有的深刻演变。作为中国近代学术的一代宗师,沈曾植是近代学术转型中 具有典型意义的代表人物。 沈曾植(1850一1922),字子培,号乙庵,晚又号寐叟。浙江嘉兴人。光 绪六年(1880)进士,历官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总理各国事物衙门章京、 江西广信府知府、江两按察使、安徽提学使、署安徽布政使、护理安徽巡抚。 曾助康有为变法,为北京强学会发起人之一。应张之洞聘,主讲两湖书院史席。 又曾助盛宣怀办学,出任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大学前身)监督。沈氏自幼居 京师,后长期为京官,辛亥后一直居住上海。近代京沪两地最得风气之先,他 一生南北往来,与当时许多重要的政治家、学者、文人、艺术家,如翁同稣、 张之洞、康有为、文廷式、杨守敬、罗振玉、陈三立、郑孝胥、樊增祥、陈衍、 缪荃孙、张元济、王国维、杨锺羲、刘承斡、吴昌硕等交游,被公认为当时中 国的学坛祭酒,影响甚钷。如王国维治小学音韵及蒙元史、西北史地,即师承 沈氏之学。 沈曾植中年时代,因目睹外强侵略,继承徐松、龚自珍以来的传统,精研 西北、南洋边疆史地,以期经世致用,著有《元朝秘史补注》、《蒙古源流笺证》、 《岛夷志略广证》。他通晓历朝法制,著有《汉律辑存》、《晋书刑法志补》。邃 于佛学,深通道教,精博为世公认。他在清末民初世界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Pelliot)、日本的内藤湖南等人,至沪 东谣方汉学诸大师如法国的伯希和(Paul 必访沈氏论学,由此可见学术地位之高。可以说,沈曾植是一位罕见的百科全 书式的大学者。 他还是晚清重要文学流派——同光体诗派的代表作家,有《海日楼诗集》 传世。同光体的其他著名诗人如陈三立、郑孝胥、陈衍都与他互相切磋诗艺, 交谊深厚。他同时也是杰出的艺术家和鉴赏家,书法造诣极高,有“三百年来 第一人”之誉,对金石、书画、版本、碑帖有高超的见解。 沈曾植的学术眼界十分宽广,对欧美、日本的政治文化思想也极为关注,这 些都超出了传统经史之学的范畴,在乾嘉诸老的基础上更上层楼,己呈现出现代 学术的面貌。今天国学大师王国维人尽皆知,但他尊敬的老师沈曾植的业绩却被 长期遗忘,这无疑是学术史的缺环。 《沈曾植年谱长编》按年编撰,自清宣宗道光三十年庚戌(1850)至中华民 国十一年壬戍(1922),凡七十三年。谱前述其家世渊源,录家传、世系等资料, 卒后则略述祭奠安葬及时人哀挽诸事。参考文献列有沈曾植著作目,谱后附录沈 氏碑传资料。 沈曾植生平略分以下五阶段: 学时期。 京为官时期。自沈氏第庚辰进士,历官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总理各国 事务衙门章京,至丁酉丁母忧,戊戌南归。 三.光绪二Ⅲq年戊戌(1898)叫十九岁至光绪二十八年王寅(1902)五十三岁。 期间戊戌、己亥应张之洞之聘主讲武昌两湖书院史席、辛丑应盛宣怀之约出 任上海南洋公学监督。庚子之乱,与张之洞、刘坤一谋东南互保。壬寅还刑 部,借补外务部员外郎。 四.光绪二十九年癸卵(1903)五十四岁至宣统二年(1910)庚戌六十一岁。外 任为官时期。历任江西广信府知府、署盐法道、江西按察使、安徽提学使, 署安徽布政使,护理安徽巡抚。 五.宣统三年辛亥(1911)六十二岁至民国十一年壬戌(1922)。归隐沪上,以 遗老自居.直至逝世。丁巳(1917)赴京谋溥仪复辟,授学部尚书。 本谱以大量第一手文献资料为基础,比较详尽的勾勒出这位近代里程碑式的 大学者、大诗人的人生轨迹,并从一个侧面展现出中国近代学术转型阶段的历史 风貌,或许会对当代学术的发展和中国学术走向世界有所启示。 ABSTRACT Theendofthe after the L!mWarwas oneof Qingdynasty Opi themost turbulerlt riod

文档评论(0)

yxutcangf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