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四年级《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内容的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的
1、认识目标:让学生读懂文章,了解12岁的周恩来当时远大的理想抱负,从而引发学生们思考自己是为什么读书,来确定并坚定学生们自己的学习志向。
2、思想升华:确定学生学习志向后,引导学生不只是为自己读书,还要为国家、为父母读书,报效国家、报答父母养育之恩。以此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家族的繁荣复兴联系在一起。
3、感情升华:让学生体会当时周恩来为什么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社会环境和思想感情。(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兴中华。周恩来的爱国之情让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二、教材分析
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选自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七组,本组以“成长的故事”为专题,从不同角度讲述了别人的成长故事,让学生在体验别人成长经历的同时,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学习如何立志,如何自立,如何与别人相处本篇课文写的是少年周恩来,在亲眼目睹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后,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2、本课位于本组教材的第一篇,意图是引导生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激励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引导生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为本组其它课文的学习奠定了学法基础和感情基调。
三、学生情况分析
1、刚上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动依赖具体的事物和经验的支持,易接受新知识并善于发问;有很强的求知欲望,可塑性强,特别喜欢鲜艳的色彩,思维活跃。
2、学生认知水平低,缺乏抽象性,因此老师要选择相对简单的内容组织教学;学生的兴趣并不稳定,这就要求教师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是对于事情不会要求寻根问底的了解,只停留在表面的认识。?
3、刚上四年级的学生学习由完全的被动到稍微的主动,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学习的热情也越来越高,表现出越来越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但由于学生年龄还小,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容易分心,注意的范围小,注意力的分配和转移能力较弱,注意有强烈的兴趣性、直观性,不善于调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意志力薄弱,自制力差,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老师应经常鼓励和引导。学生喜欢接受表扬,需要获得他人特别是父母,亲人的认可,有一种优秀感,促使他想一直保持好的成绩。
四、教学目标
1、认识学会生字词:帝(dì)国主义、沈(shěn)阳、模范(fàn)、疑惑(huò)不解、巡(xún)警、吵嚷(rǎng)、衣衫褴(lán)褛(lǚ)、轧(yà)死、撑(chēng)腰、惩(chéng)处、肇(zhào)事、诸(zhū)生、踊(yǒng)跃、铿(kēng)锵(qiāng)有力、效(xiào)、欺凌(líng)。
2、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并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五、重点难点
1、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教学的难点是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1、教学模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在教学中,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让学生感知文本,体验情感,经过合作交流,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在学习中渗透“读——思——议——悟”的学法。
2、教学策略:运用自我管理策略,教给学生改变行为的方式方法。主要步骤为:教给学生行为的原则和技巧;教给学生自我估计的步骤;制定自我管理、自我决断、自我指导的计划;实施和修改自我管理计划;避免不良的随机行为。
3、教学手段:教科书、粉笔、黑板等传统教学手段,未来发展迅速,还可以添加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机、电影机、VCD机、DVD机、计算机等等搬入课堂,作为直观教具应用于各学科教学领域,利用其声、光、电等现代化科学技术辅助教学。
七、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一起朗读课文一遍;然后将生字词抄写在笔记本上。
2、教师的教学准备:在黑板上将课文标题、生字词写出来。
3、教学环境的设置与布置:普通教室,黑板左上方悬挂地图,中间写上课本标题。
4、教学用具的设计和准备:黑板、粉笔、粉笔擦、教科书、教案、旧中国时期带有各国租界的中国地图。
八、教学过程
1、介绍地图,引出课文
同学们,看这张图,知道这是什么吗?(出示旧中国时期带有各国租界的中国地图,激发学生好奇心)?
那你再仔细看看,有什么疑问吗?(引导学生发现中国地图上有外国的名字)
教师总结:是啊,当时的旧中国自己的土地却被别的国家占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跟这个时代有关的课文,齐读课题。
2、领读课文,提出问题,找到答案
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然后提出问题和课文要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