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复习课课件_ 浙教版
第六节地球表面板块 * 构造理论: 1.大陆漂移说:魏格纳依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和其他依据提出。 2.海底扩张说:由哈里赫斯和迪茨基提出,在大洋中部形成一个地壳裂缝(称洋中脊),那里热的地幔物质不断上涌出来,把洋壳上的较老的岩石向两边不断地推开。在洋壳上方的大陆地块,像在输送带上一样被推着一起向两边移动。 3. 板快构造学说: (1)全球由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六大板块组成,漂浮在软流层上,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 (2)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山脉(海沟、岛屿),板块张裂形成了裂谷和海洋。 * 板块运动 (1)板块张裂(生长边界) 裂谷或海洋(例证:大西洋、东非裂谷)。 (2)板块相撞(消亡边界) ①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大陆板块边缘受挤压隆起为岛弧或海岸山脉(例证:太平洋西部的岛弧链、美洲西部的海岸山脉);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海沟(例证:马里亚纳海沟)。 ②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例证:喜马拉雅山系、阿尔卑斯山系)。 * 从 “大陆漂移说”到“板块构造学说” * 板块移动 对地貌的影响 举 例 边界类型 板块碰撞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 形成巨大山脉 喜马拉雅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碰撞产生) 消亡边界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 大陆板块形成岛弧和海岸山脉;大洋板块形成海沟 南美安第斯山脉,太平洋西部岛屿 消亡边界 板块张裂 大陆 板块 形成裂谷或海洋 东非大裂谷(非洲板块张裂),大西洋(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 生长边界 大洋 板块 形成海岭 生长边界 * 1、由外到内,地球可分为( ) A.岩石圈、地幔、地心 B.岩石圈、软流层、地核 C.地壳、地幔、地核 D.地核、地幔、地壳 C 随堂练习 * 2、关于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岩石圈是地壳中的一部分 B.岩石圈是地幔中的一部分 C.岩石圈就是指地壳 D.岩石圈是由地壳和地幔的一部分共同组成的 D 随堂练习 * 3、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的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说明( ) ①地壳变动在持续不断地进行着 ②地壳的升降运动是海陆变迁的重要原因 ③这里曾经发生火山活动 ④地壳变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D * 4、以下信息中不能证明地壳变动的是( ) A. 悬崖上弯曲的岩层 B. 海洋底部古人类的遗迹 C. 河谷中有崩落的大岩石 D. 青藏高原上海洋生物化石 C 随堂练习 * 1:板块漂浮在( ) A:软流层上 B:岩石圈上 C:岩石上 D:地壳上 2:板块中全部位于海洋的是( ) A:印度洋板块 B:大西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北冰洋板块 A C 随堂练习 * 第七节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 * 1.海拔和相对高度 海拔:地面上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2.常见的地形 地形类型 特 征 山地 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坡度较陡 丘陵 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地势起伏较小,坡度较缓 平原 海拔200米以下,平坦,起伏很小 高原 海拔500米以上,内部相对高度小,范围大 盆地 中间低,四周高 *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各种地形 等高线: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2)地形和等高线分布的关系。 地形部位 等高线分布特点 山顶: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增高 鞍部:两条等高线凸出部位相对应 峭壁:等高线重叠处 山脊: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 陡坡:等高线较密处 缓坡:等高线较疏处 山峰(洼地):等高线呈很小的封闭的曲线时(中间高)或(中间低) * 4、地形的变化 (1)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主有 主要是受风力、流水、冰川、海浪、生物等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 (2)内力和外力作用对地球的地形形成有什么不同? 内力作用使地面形成高山,深谷,使地表起伏加大。影响是阶段性的。 外力作用主要是削低高山,填平深谷,使地表趋于平坦。具有缓慢、持久的影响。 * 第三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