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讲 广告美学序言 把彩虹的颜色借给云_雾的人生
从爱看美的特征 理想性 现在感或在场感 由于美包含着这两个相互矛盾的特征,因此美是很难逻辑分析的,关于美的定义是难的。 * 四、美学教育是一种态度教育 1 、科技崇拜泯灭了生活的美和诗意 古西腊哲学家狄奥基尼斯有一天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搜寻:“我要找一个人,找一个真正的人!” 梁思成1948年在清华大学作了题为《半个人的时代》的演讲,他说,科技与人文分离导致了两种畸形人的出现: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和不懂科技而奢谈人文的边缘人。 * 在我们这个日益技术化、物质化的时代,人文精神失落、价值理性式微,青年一代更是倾向于用世俗、功利的眼光来看世界,以感官为满足,以眼前利益为目标,以现实生活为旨归。这种精神上的荒漠化与人文精神的缺失分不开的。 科技崇拜、信息崇拜使人情感缩减。数字化使人的生活技术化、秩序化、条理化,生活越来越快、情感越来越短,焦虑烦恼越来越多、内心自由越来越少,生活无新意。 约翰.奈斯比特说:“科技再不断提供消费可能的同时,也在消耗着人的生命,科技让你疲于奔命,科技让你冷漠疏离、抑郁疯狂,科技带来了具有潜在的毁灭人性的危险。” * 现代科技既促进了社会的进步,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和娱乐享受,又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社会的健康发展,人类的信仰危机、道德沦丧也是前所未有的。在不少西方学者看来,伴随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消费文化,已经变成令人生畏的意识形态,“多数大众性娱乐最终会沦落为反生活的东西-----它们最终会导致这样一种世界观:进步就是占有更多的物质财富,平等就是大家都向低的道德水准看齐,自由就是无止境的但又不负责任地追求快乐。” 享受科技=/=获得幸福。科技产品的确能够带来感官快乐,但人的幸福观的真正来源还是他本人的人文素养。 * 2、科技崇拜导致人文失落 重科技,轻人文;重商品,轻人品;重电脑,轻人脑;重权道,轻人道。 在教育上的反映就是:重理科,轻文科;重专业,轻教养。-----“文科无用论”------现代教育的误区。 把大学教育看成职业教育,中学教育是升学教育:上大学----学一门专业-----掌握一门技能------找一个好职业。 爱因斯坦说过,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情感,那才是最根本的。 * 如果说科学是立世之基,人文则是为人之本,在世界上,我们首先是作为一个人而存在的。科学求真,发展工具理性,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解决“是与非”的问题。人文求善、求美,发展价值理性,解决“应当是什么”、“应当如何做”的问题,包含价值取向,引导人们去思考目的、意义、价值等方面的东西,教导我们怎样去做事,怎样做人,去追求做事做人的完美化。因此,人文的主要目的是发展人性,完善人格,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品格。科学与人文相结合,才是真、善、美的统一。许多科学巨人,如爱因斯坦、李政道、杨振宁等人的身上,都闪烁着睿智的人文光芒。达.芬奇既是绘画大师,又是伟大的科学家。文艺复兴的辉煌就鲜明地印证了人文和科技交相辉印、共同繁荣的历史。 * 人文精神是一个多元而开放的系统。它既是诗性的,充满着浪漫色彩的美好理想,也是思性的,尊重每个人的独立认知与自主选择。“对生命的敬畏和关注”是其核心内涵,其终极目的是促使个体正确地对待自然、社会、他人和自己。 * 3、重知识、重技能的职业教育,不能实现美好生活 重知识、重技能的教育最终导致这样的结局:美好生活并不在生活之中,而是在生活之外,人生在世都在追求美好生活,却体验不到美好生活。 态度教育克服了这种悖论,它是教人改变人生态度,在现在的、有限的人生中体验和创造美好生活,美好生活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而就在生活之中。 * 4、美学教育是一种态度教育 美学教育既不是知识教育,也不是能力教育,而是态度教育,即以审美的态度对待宇宙人生的教育。 朱光潜在“对一棵松树的三种态度”中明确指出:审美同科学活动与商业活动的最大区别是态度上的区别。 以审美的心胸从事现实事业,既避免用理想的眼光曲解现实世界,又避免用现实的眼光曲解理想世界。 * 从朱光潜“对一棵松树的三种态度”看审美对象的特征(一) 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大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习题解析及期末考试真题.docx
- 论中国诗歌音乐美.doc VIP
- 地铁企业文化(张景霞)任务三:认知京港地铁企业文化建设成果京港地铁信念奖期刊(2016年第1期).pdf
- 中药饮片销售渠道特点及趋势预测分析报告.pdf VIP
- 基于MEWS的心血管危重患者早期预警风险评分系统的构建 -------专家函询情况的问卷(第一轮)医.doc VIP
- 17、价值投资:从格雷厄姆到巴菲特.pdf VIP
- 风电场工程项目投资估算1.doc
- 项目成本的投资估算.docx VIP
- 2024年6月英语四级真题(全3套).pdf
- 【课件】金属的化学性质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下册.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