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质矿产资料汇编.doc
地质勘查参考资料汇编
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二〇〇五年十二月
地质勘查参考资料汇编
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主 编:侯云生
责任编辑:张新虎、崔学军
编辑人员:金治鹏、王世宇、牛洪斌
章 雁、刘建宏
校 对:李海林
目 录
地质勘查与科技进步(代序)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1
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 7
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 13
矿产资源登记统计管理办法 17
矿产资源储量评审认定办法 20
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办法 24
甘肃省探矿权管理暂行办法 29
甘肃省矿业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暂行办法 35
甘肃省省级矿产资源补偿费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41
矿产资源补偿费矿产勘查工作五年计划纲要(2004—2008年) 44
矿产资源补偿费矿产勘查项目立项申请书编写提纲 53
中央财政补助地方地质勘查项目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58
甘肃省矿产资源及勘查、开发现状(简介) 60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67
固体矿产预查暂行规定 76
固体矿产普查暂行规定 84
各矿种矿床勘查类型与参考工程间距对比表 94
固体矿产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和经工程验证的预测资源量估算技术要求 95
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技术要求(试行) 99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钻探钻孔质量暂行要求 119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 121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 132
固体矿产普查勘探地质资料综合整理规范 142
岩心钻探规程 162
水文地质钻探规程 200
地质勘探安全规程 259
矿区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 277
矿山生产建设规模分类一览表 281
地质勘查主要技术环节作业细则(简表) 283
地质工作质量检查验收规定(试行) 313
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 317
地质勘查有关技术标准、汇编目录 331
甘肃省地矿局地质工作报告编写要求 337
甘肃省地矿局地质勘查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340
甘肃省地矿局矿业权管理办法 376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奖励范围与评审标准及有关规定 378
科技成果鉴定申请表(格式) 384
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管理办法 391
科技成果登记办法 393
科技成果登记程序 395
甘肃省地矿局地质科技成果奖励办法 396
地质勘查与科技进步(代序)
甘肃省地矿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 侯云生
一、地质勘查工作现状
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变革,矿业权市场的出现,地质勘查业在新形势下遇到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当前地质勘查投资投资的多元化,对项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属地化管理以后,我局地勘工作的投入主要依靠国家资源补偿、甘肃省资源补偿及局安排部分经费。除外,通过合作勘查和商业性招投标项目和勘查资金。
目前,全局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067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216人,中级职称693人,研究生17人,在读工程硕士、工商硕士60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887人。各类设备2000余台,各类钻机1000多台(套)。队伍现状基本能够满足承担各类地勘项目的需要。
随着地表矿和浅部矿多数已被探明,各种自然矿藏丰度不断下降,导致单位储量勘探成本提高,投资风险加大,只有通过加大科技含量才能取得地质勘查的突破。统计表明,从发现众多矿点到探获一个经济矿床的成功率只有1-2%,单凭肉眼观察直接找矿的时代已让位于应用地质理论对成矿有利的环境与过程进行预测,并用现代勘查方法技术进行验证。
地质学发展的今天,从地壳演化和对己知矿床的剖析出发,推测形成隐伏矿床的环境和条件,现在辨认直接矿化信息的能力由万分之几扩展到十亿分之几,辨认成矿环境与条件的地球物理与地质方法的灵敏度、精确度与穿透能力大幅度提高。信息找矿时代已经来临,所以要求在矿产勘查每一阶段都能迅速掌握全局,缩小靶区,提高效率。
二、地质勘查工作发展趋势及前景展望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科技成果广泛应用,同时,人口增长导致需求迅速增长、生存环境日益恶化,这对地质勘查工作均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主要表现在:
1、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成为当代地质调查工作的核心;
2、地质调查工作由供给驱动型向需求驱动型转变
3、当代地质科学正处于建立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核心的新一代地学知识体系时期;
4、以高新技术为先导是21世纪地质调查工作发展的关键;
5、矿产资源全球化配置。
地矿事业在老一辈地质工作者们的努力下,曾经创造了辉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新阶段、新形势要求新一代地质工作者要继承和发扬光荣传统,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坚持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加强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学习,多年地质勘查实践证明,运用新的成矿理论和方法技术是地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