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f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ppt.pptVIP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scf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ppt

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 : 基于中国三十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 渠敬东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周飞舟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应 星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 2009年7月20日 西安 基本问题 提纲 一、双轨制下的二元社会结构: 1978-1989年 (一)计划体制的突破:承包制与包干制 1.农村社会结构中家庭地位的恢复 原有体制:工农产品剪刀差的“暗税”进行工业化的原始积累(6000-8000亿)以及连带的人民公社体制(陈锡文,1999) 现行体制:“包产到户”的承包制的实质意义:恢复家庭在农村社会结构中的经济生产、社会生活和伦理秩序的核心地位;将家庭关系作为原始积累的结构基础。1979-1984年家庭承包制对农业总产出的贡献为42%(林毅夫,1994) 一、双轨制下的二元社会结构: 1978-1989年 2.城市中单位制的重建与承包制的尝试 单位制的重建:1)恢复中央权力的计划体制,以及科层权力的有效性;2)恢复城市社会结构和分配的单位制基础;3)企业社会化和社会福利化;4)行政原则主导的派系化和庇护主义。 承包制的试验:1)渐进改革的总体方针;2)有限度地扩大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经济责任制、厂长负责制、利改税、拨改贷、承包责任制、价格双轨制、包干制)。 后果:1)政策利润而非生产利润;2)行政资源配置而非市场资源配置;3)资本社会化而非经济化;4)行政效力而非合同效力;5)权力代理而非产权代理的剩余权。 一、双轨制下的二元社会结构: 1978-1989年 3.财政包干制与地方分权 原有体制:中央的高度集中模式与中央放权的竞赛模式(“一统就死、一死就放、一放就乱、一乱就收” ) 现行体制(财政包干制):中央政府对省级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实行以固定基数为基础的承包制度,即定额包干(fixed rent)。 后果:1)1984-1993年地方政府总财政收入从59.5%提高到78%,支出从47.5%提高到71.7%;2)政府强力推动下的乡镇企业发展(税制以产品税为主,因此无论企业效益好坏,产值越大政府财政收入越大);3)地方政府成为公司化利益主体,即厂商政府(Oi, 1992; 刘世定,1999) 一、双轨制下的二元社会结构: 1978-1989年 (二)双轨制的运行:嵌入在集体制中的乡镇企业和单位制 双轨制:“双轨制是由计划价格向市场价格过渡中,中国人找到的天才办法”(斯蒂格里茨) 经济学定义:保护和封闭存量,培育和发展增量来推进市场改革。 社会学定义:制度运行的双重机制,嵌入二元社会结构之中。集体所有制的模糊产权结构,具有社会运行和意识形态的正当基础 一、双轨制下的二元社会结构: 1978-1989年 (二)双轨制的运行:嵌入在集体制中的乡镇企业和单位制 乡镇企业的集体制:1)政府控制下的土地使用权与资本控制下的自由处置权;2)地方政府权力(公权)与家庭资本或家族资本(私权)的有效结合;3)厂商政府与地方法团主义。 国有企业的集体制:1)行政单位制和承包代理制的结合;2)集体制的行政保护和双轨制的价格寻租的结合;3)集体制成为企业社会化的枢纽,亦是国有资产转移的潜平台;4)市场、产权和合同的无效性。 一、双轨制下的二元社会结构: 1978-1989年 (三)双轨制的终结:市场化改革的先声 产权双轨制与价格双轨制的相互渗透,形成了资产的“部门私有化”和地方保护主义,形成了权钱交易的灰色区域(官倒和走私),形成了市场分割,使特权寻租成为最大收益的支点(国有资产流失),使中央政府付出巨额财政补贴的代价,甚至出现了批发价高于零售价的畸形现象。 88-89年价格闯关的失败 二、市场与权力:社会分配新体制的确立: 1990-2000年 (一)政府与资本双重推动下的市场化浪潮 1.“经济增长至上”:政府推动下的市场化改革 经济增长率:1989-1991:分别为4.1%,3.8%,9.1%; 1992-1993:分别为14.2%和14.0%。 固定资产投资:1992和1993分别比上年度增长44%和62%。 国内贷款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率:1992-1993分别为68%和39%。 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用银行贷款投资兴办企业,投资过热。 二、市场与权力:社会分配新体制的确立: 1990-2000年 2.市场化与资本化:民营企业的崛起 1)双轨制向市场体制并轨 2)产权变革:现代企业制度的公司化和股份化改造 3)《公司法》:法人治理结构的确立 4)国有企业大面积经营性亏损,负债交由国有银行承担 5)地方政府从企业抽税,却不直接负担呆帐坏帐 ·分税制改革的出台 二、市场与权力:社会分配新体制的确立:1990-2000年 (二)分税制改革:中央与地方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