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建筑的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设计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设计;主要内容;关键词
教学目标
教学对象
教学资源
教学内容
(设计思维、基本认识、基本技能)
教学逻辑
教学方法
。。?;第一部分 课程建设总体概要;关于本课程;一、发展历程及其特点;第一阶段1994年之前--经典基础训练型;1987年后引入形态构成,形成四板块内容:
A建筑概论理论课:
建筑的基本属性、建筑的构成要素、中外名建筑简介、建筑构图原理、形态构成原理。
B作业练习(四板块):
表现技法(线条练习、字体练习、建筑识图与制图、渲染)、
形态构成设计(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空间构成)
小建筑实测
钢笔速写(线条、建筑、表现图)。 ;
特点
以培养学生的基本表达技能为主,对于如何培养学生树立初步的建筑观,正确掌握初步的建筑概念还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学生对于设计基础与建筑学之间的关系还不能自觉,从而导致要到高年级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体会设计基础学习的重要性,真正进入“建筑学状态”较晚。 ; 第二阶段:1994-2000
现代的认知设计型
借鉴国外建筑教育经验,提出了以培养学生建筑设计思维为核心的系统教学思想,教学目的由重点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修养和自我悟性转向理性培养,由侧重手工技巧训练转向侧重创造性、建筑思维方面训练。;
以一系列的小建筑设计为主线带理论课和基本技能训练,在一年级引入建筑设计的概念,让学生尽早地进入专业角色。学生在学会初步识图和认识建筑后须要完成一系列单项分解的小设计,表现技法结合设计同步训练,原有建筑概论课和形态构成课程取消,将其中的理论课程结合设计教学同步进行。;1994-2000
现代的认知设计型
;特点
(1)以设计思维为核心的系统教学思想
建筑设计基础的核心是设计思维。
设计思维是一个系统的、综合的概念, 即对建筑设计的总体认识与思考,对特定的建筑问题如何看、如何想、如何做。设计思维包括建筑观、设计方法、设计知识和设计表达等四方面, 但彼此是互为联系的, 不能孤立地、片面地理解。
围绕设计思维这一主线, 按照其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 ??筑理性的系统教学组织结构。;(2)分析与综合相结合
分析的方法, 是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易解决的小问题; 综合的方法, 则是从总体出发, 同时考虑问题的各方面因素, 一次性全面解决前者比较适合在启蒙期的学习, 后者则适合已具备一定专业技能后的学习阶段。;(3)命题库建设和多媒体教学
各专题采用模块化方式设置, 由不变的框架体系( 主标题) 和可变的模块( 副标题) 组成。
相对不变的框架体系保证了系统的总体特征和连续性, 不会因教师人员的变动而产生较大的波动; 而具体的作业内容则可随教学需要和条件( 资料、师资、学生等)的不同, 在建筑类型、内容组成、具体地段等方面加以变化,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可逐步建立一套命题库,做到题目常新, 同时也削弱了类型化倾向。; 成效
教学改革建立了“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系统发展”的教学方法体系及有关的教学技术手段,经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998年获得广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被评为广东省重点课程。
; 第三阶段:2000-
综合改良型
设置人居环境学概论和建筑设计基础训练两条并行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主线;
以名师教授为主授课的人居环境学概论课程提高了学生对学科专业的基本认识和专业认同,使学生较早地对各专业有一定的理解;
建筑设计基础仍保留原认知设计型的主体框架,但强化了基本的建筑表达和形态构成等基本功的训练;;减少实践课中理论课程的授课时间,加大实践训练强度;
保留初看建筑、初识建筑和解读建筑三大建筑认知系列;
重新加入构成训练,但不是普适性的美术院校的基础构成,而是强调基于建筑学的三大构成训练(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空间构成),使学生对构成与建筑学的重要关系有直观的认识和体会;;加强作为快速表现设计构思的徒手钢笔画练习;
模型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设计辅助手段和表现手段亦得以极大的重视,每个设计作业都要求必须制造模型。 ; 具体的教学课程安排
①初看建筑/建筑与环境的认知;
②初识建筑/建筑实测;
③基于建筑学构成系列之一——平面构成;
④基于建筑学构成系列之二——立体构成;
⑤基于建筑学构成系列之三——空间构成;
⑥解读建筑/建筑名作赏析;
⑦初步设计-小品建筑设计;
⑧基础作业/仿宋字与徒手钢笔画练习(贯穿一学年)。;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手段改革
完善和规范了每一个课程题目的教学管理,从题目的确定、设置、进度安排到开题、实行、教学反馈和总结调整等阶段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