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好家风伴我成长”主题征文:父亲的乐趣
“好家风伴我成长”主题征文:父亲的乐趣 我的父亲,是一个竹匠,爱喝茶,喜养蜂。 年轻的时候,父亲学艺三年,仍然只会编织农村一些简单实用的竹制品,手脚还很慢,常被母亲称作“破霉竹匠”。虽然父亲没有匠师的精湛技艺,却有匠人的那股执着,竹子的那个部位适合那个用途,他总是心中有数,绝不将就。春天砍的竹子是用不得的,容易被虫蛀。簸箕挑把子的部位,一定要选用粗壮肉厚的竹子。每次他都要亲自上山去挑选适用的竹子,因为慢工出细活,父亲编制的竹货经常是私人上门定做的。 一条竹笕通水30年 因为是竹匠的缘故,父亲习惯用竹笕穿过屋后一片茂密的原始丛林,引泉水进一口方塘,清沙遍底,红黑相间,活了一群鱼。这眼泉水冬暖夏凉,在没有空调,也没有冰箱的农村,夏天能喝上一大碗冷水是最酣畅淋漓的。父亲总是把大门和后门都敞开,来接冷水解暑的村民络绎不绝。这个由40多根竹笕衔接起引水工程,管理起来需要非常勤快,要不定期的更换腐朽的竹笕,要经常巡查线路,防止有树叶掉落在竹笕里,阻断水流,或有动物路过,带翻了水路。若一两天不到,水流量就会变小,甚至断流。后来,我建议在泉水口建个水池,用塑料管接水,可是父亲对这些旧的方式近乎偏执,历经岁月,竹笕流水至今未曾断过。 一句老话说了30年 父亲不善言语,总把农村夜校学来的那句“勤有工,戏无益”挂在嘴边,他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竹匠。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用竹制品的地方越来越少,他就开始种田,养母猪,养蜜蜂,养鱼,竹匠渐渐就成了副业,成了雨天农闲、夜晚灯下的“加班”。用农村的话说,就是“从三十夜忙到初一朝”,因为他大年初一都不会参加打牌这些娱乐活动。每当我闲玩的时候,父亲也会安排一些任务,小时候的我也多有埋怨。放学回家,我只能想着怎么尽快割好一篮鱼草,才有时间去和其他发小玩耍。如今,早已懂得农村的艰辛、生活的不易的我,有一天在翻看给儿子买的《三字经》时,才第一次知道这句话的出处。 父亲有所执着,也有所爱好,他的生活自得其趣。 一把茶壶烧水30年,一个杯子喝茶30年 喝茶是父亲的一种生活态度,父亲不用自来水泡茶,在他眼中那些不是“活水”,也许这也是父亲不替换竹笕接水的原因吧。好水配好茶,即便是夏天,他也会生一炉炭火,拿起那把“555”牌旧水壶,接半壶水,等水沸腾声响,再等两三分钟响声淡去,这时候才抓一把茶叶,沏一杯浓茶。喝茶的杯子边沿已经有些碎痕,略带泛黄,杯面印着闲云孤鹤,这是父亲结婚时候,景德镇的一个亲戚送的。茶叶则是到山的阴面,在“天荒地不荒”地段采制的林生野茶。喝茶时,父亲有着小农特有的一种节俭,如果拿出自己喝的茶,客人没有加水喝一泡以上,他会觉得这是对茶叶的一种不珍惜。 一本旧书读了30年 父亲读初一时,因为家里兄弟多,劳力少,就辍学回家,学了竹匠。大伯父外出当兵时带回来的一本书,他圈圈点点,小心翼翼的看了30多年。有时候回家,父亲还会欣喜的告诉我,又从这本书里学到了一些养蜂经验。我想这才是书本真正的魅力,有些兴趣和读书一样,开始并不会发现他的价值,当机遇来临时,才知道一切并不是命运安排。我读小学的时候,蜂蜜1元每斤都无人问津,那时候白糖已经要2.5元每斤。当市场经济渗透农村,婺源旅游人气日益高涨的时候,商品的价值已经完全反转,当村里人也开始重视,开始模仿养蜂的时候,因为没有一点的积累,没有时间的沉淀,他们似乎无从下手。 岁月不见波澜,我已到而立之年。父亲用他30年简单而又重复的生活告诉我,人这一辈子要力行勤俭节约,也要有点品质追求。 我的父亲,是一个竹匠,爱喝茶,喜养蜂。 年轻的时候,父亲学艺三年,仍然只会编织农村一些简单实用的竹制品,手脚还很慢,常被母亲称作“破霉竹匠”。虽然父亲没有匠师的精湛技艺,却有匠人的那股执着,竹子的那个部位适合那个用途,他总是心中有数,绝不将就。春天砍的竹子是用不得的,容易被虫蛀。簸箕挑把子的部位,一定要选用粗壮肉厚的竹子。每次他都要亲自上山去挑选适用的竹子,因为慢工出细活,父亲编制的竹货经常是私人上门定做的。 一条竹笕通水30年 因为是竹匠的缘故,父亲习惯用竹笕穿过屋后一片茂密的原始丛林,引泉水进一口方塘,清沙遍底,红黑相间,活了一群鱼。这眼泉水冬暖夏凉,在没有空调,也没有冰箱的农村,夏天能喝上一大碗冷水是最酣畅淋漓的。父亲总是把大门和后门都敞开,来接冷水解暑的村民络绎不绝。这个由40多根竹笕衔接起引水工程,管理起来需要非常勤快,要不定期的更换腐朽的竹笕,要经常巡查线路,防止有树叶掉落在竹笕里,阻断水流,或有动物路过,带翻了水路。若一两天不到,水流量就会变小,甚至断流。后来,我建议在泉水口建个水池,用塑料管接水,可是父亲对这些旧的方式近乎偏执,历经岁月,竹笕流水至今未曾断过。 一句老话说了30年 父亲不善言语,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