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古代音乐史纲要.doc.doc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音乐史纲要.doc

中国古代音乐史纲要简述河南舞阳贾湖骨笛以及发掘的历史意义。第4—9页贾湖遗址发现于20世纪60年代初,自1983年至1987年进行了六次发掘。 1986年5月初,发掘者首先在M78中清理出2支基本完整的七孔骨笛,在1986年和1987年的两次发掘中总计骨笛出土25件,其中完整器17件,残器6件,半成品2件,完整或基本完整或可大部分复原的有11件。贾湖骨笛的原材料均系丹顶鹤的尺骨所制,自1987年11至1994年5月先后进行了四次测音,最后的结论认为,这支骨笛的音乐结构至少是六声音阶,也有可能是七声齐备的.古老的下徵调音阶。研究过程成果所达到的水平:第七次发掘时间为2001年4月15日至6月10日,对出土的骨笛中M511:4号骨笛(属贾湖中期)进行的测音研究,该七音孔骨笛可以完整演奏七声音阶,和今日十二平均律相比,各音孔最大音差也仅在25音分左右,采用斜吹法,可以很流畅地在两个八度内演奏乐曲,从而使贾湖骨笛达到今日笛、萧类乐器大致相当的音频效果。八九千年前的骨笛在河南多处出土,对于中国音乐文明的历史而言,犹如黑暗中的天空升起一缕缕淡红色的曙光,新石器时代的原始人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思维能力。2,“葛天氏之乐“的丰富内容与原始乐舞的特点。 第16页,第15页葛天氏之乐的内容:传说中有个远古氏族,叫葛天氏。《吕氏春秋.古乐》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这是原始社会极为著名的一部乐舞作品。 八支歌的内容是:《载民》歌颂载负人民的大地;《玄鸟》是表示崇拜氏族“图腾”,即一种黑色的鸟,有人认为是燕子;《遂草木》是祝愿草木茂盛;《奋五谷》是祈求五谷丰收;《敬天常》是歌唱遵循大自然的规律;《达帝功》是歌颂天帝的功德,希望天帝保佑;《依地德》是感谢土地的赐予和地神的恩惠;《总禽兽之极》是盼鸟兽繁殖,为人们提供食用不尽的肉食、皮毛。葛天氏之乐反映了人类进入农业定居阶段后的信仰、观念和愿望,勾画出一幅远古时代人们的生活图景。原始乐舞的特点:歌、舞、乐三位一体的乐舞形式乃是野蛮时代的人类所共有的一种文化现象。3,“弹歌”及其原始音乐内容。 第18页 弹歌:《吴越春秋》记录了一首据传是黄帝时期的古歌谣,词曰:“断竹,续竹,飞土,逐宍(ru)。”这是一首反映远古时期狩猎活动的歌谣,表现出简洁的节奏形式和原始生活相吻合。4,黄翔鹏关于古代音乐史历史分期的论述。 第11页 从音乐形态的角度而言,黄翔鹏提出了一个著名论断:“历史上经历过以钟磬乐为代表的先秦乐舞阶段,以歌舞大曲为代表的中古伎乐阶段,以戏曲音乐为代表的近世俗乐阶段。”音乐的早期形态是一种歌唱、舞蹈、奏乐结合在一起的乐舞形态。这种歌、舞、乐“三位一体”的原始乐舞,是处于萌芽状态的音乐艺术。5,简述原始社会的典章乐舞。 第19页1、黄帝时的《云门》。传说中的黄帝氏族是以云为图腾的,所谓“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云门》就是一部崇拜云图的乐舞。2、尧时的《咸池》。咸池是天上西宫星名,古人称它是西方日落之处。《咸池》乃是以水鱼图腾崇拜为主的乐舞。古人认为它主管五谷,人们祭祀它,也是为了祈求五谷丰收。《咸池》洋溢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是一部远古时期优秀的乐舞作品。3、舜时的《萧韶》。这是一部反映原始社会最高水平的乐舞作品。(对后世的影响)乐舞由编管乐器排箫作为主要伴奏乐器,所以成为《萧韶》;乐舞有九个段落,所以又叫《九韶》。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札在鲁国观看《韶》乐表演后,赞扬它是空前绝后的作品,后来孔子在齐国看到《韶》乐也是陶醉得“三月不知肉味”。 这是一部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并且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的作品。6,原始时期出土乐器(鼓、磬、埙)的形制、音乐性能如何? 第23—30页1、鼓:我国古籍关于鼓的记载相当多。如《世本》所载“夷作鼓”,《礼记.明堂位》载“土鼓,--桴,苇侖,伊耆氏之乐也”, “鼓”作为我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不但存在于神话传说、文献记载之中,并且多次为考古出土实例而证实。1978-1985年在山西襄汾县陶寺出土8件____(tu)鼓。2、 石磬:在远古时代,它曾称作“石”或者“鸣球”。单个的磬称作“特磬”,《世本》载“磬,叔所造”,“叔,舜时人”等等。《礼记.明堂位》有“叔之离磬”的记载。所谓离磬,已是将几个能发出不同音高的磬编成一组的编磬。山西出土的石磬有陶寺文化早期石磬4件。3 、埙:我国特有的闭口吹奏乐器。新石器时代的陶埙分无音孔、一音孔和二音孔三类,可以吹奏出合乎乐律的不同音高。 姜寨358号墓陶埙两件,属仰韶文化;半坡陶埙,1954年在西安半坡遗址出土,属仰韶文化。 新石器时代陶埙的音节结构形态远不如骨笛的发展水平,两者处于极不平衡的状态,有可能是原始人用以自娱的乐器,兼一种传递信号的工具。7,夏代的《候人歌》。 第41页 《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lmm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