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教学案例及分析.docx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教学案例及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教学案例及分析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教学案例及分析   学生的认知结构,只有在经历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主动才能完成。只有学生本人的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但在不少学校里,我们仍常常见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尽管像容器、接收器一样把教师传授的知识全盘接收,可到面临实际应用时,却一筹莫展,束手无策。这种“高分低能型”人才现象清楚告诉我们当今的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知识的传授,而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技能,尤其要把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摆在首位。我班是创新教学改革实验班,我在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上册《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一课中进行一些有益地尝试。   案例描述   一、学前准备。   同学们格外有精神,老师可带劲呢!   1. 观察下列算式中两个因数有什么特点?(板书:因数末尾有0)   出示:60×50 240×20   师:你是怎么口算的?   生1: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   生2:把0抹掉后再相乘,抹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生3:数一数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师:生1,生3合起来就是我们口算的方法(板书口算方法)你能用口算的方法进行笔算吗?   2. 学生尝试笔算并板演。   3. 小组讨论: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和口算方法一样吗?   生1:一样。   生2:都可以先把0前面数的相乘。   生3:数一数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个0。   生4:只是把横式写成了竖式……   二、巧用知识迁移,自主构建新知。   师:你能运用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1. 出示材料,特快列车每小时可行160千米,普通列车每小时可行106千米。   师:读材料,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特快列车比普通列车每小时多行多少千米?   生2:普通列车每小时比特快列车少行多少千米?   生3:特快列车3小时可行多小千米,半小时呢?……   学生思维活跃,学生踊跃举手,出现课堂的高潮。   师:让老师提一个问题吧,你看老师提的问题中包含几个问题?   (1)出示问题:它们30小时各行了多少千米?(生1:包含2个问题;生2:因为它有“各”字)板书子问题:特快列车30小时可行多少千米?普通列车30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2)分析数量关系,学生自主列算式。   (3)观察这两道算式的因数有什么特点?(生:第一道算式因数末尾有0,第二道算式因数中间有0,板书因数中间有0)   (4)温馨提示:请同学们分组完成笔算,笔算时务必做到“快”      学生的认知结构,只有在经历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主动才能完成。只有学生本人的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但在不少学校里,我们仍常常见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尽管像容器、接收器一样把教师传授的知识全盘接收,可到面临实际应用时,却一筹莫展,束手无策。这种“高分低能型”人才现象清楚告诉我们当今的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知识的传授,而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技能,尤其要把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摆在首位。我班是创新教学改革实验班,我在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上册《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一课中进行一些有益地尝试。   案例描述   一、学前准备。   同学们格外有精神,老师可带劲呢!   1. 观察下列算式中两个因数有什么特点?(板书:因数末尾有0)   出示:60×50 240×20   师:你是怎么口算的?   生1: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   生2:把0抹掉后再相乘,抹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生3:数一数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师:生1,生3合起来就是我们口算的方法(板书口算方法)你能用口算的方法进行笔算吗?   2. 学生尝试笔算并板演。   3. 小组讨论: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和口算方法一样吗?   生1:一样。   生2:都可以先把0前面数的相乘。   生3:数一数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个0。   生4:只是把横式写成了竖式……   二、巧用知识迁移,自主构建新知。   师:你能运用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1. 出示材料,特快列车每小时可行160千米,普通列车每小时可行106千米。   师:读材料,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特快列车比普通列车每小时多行多少千米?   生2:普通列车每小时比特快列车少行多少千米?   生3:特快列车3小时可行多小千米,半小时呢?……   学生思维活跃,学生踊跃举手,出现课堂的高潮。   师:让老师提一个问题吧,你看老师提的问题中包含几个问题?   (1)出示问题:它们30小时各行了多少千米?(生1:包含2个问题;生2:因为它有“各”字)板书子问题:特快列车30小时可行多少千米?普通列车30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2)分析数量关系,学生自主列算式。   (3)

文档评论(0)

mmrs3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