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指纹数据库在我国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中应用.docVIP

DNA指纹数据库在我国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中应用.doc

此“司法”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DNA指纹数据库在我国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中应用

DNA指纹数据库在我国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中应用   摘 要: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之一。我国的农作物种质资源丰富并有着独特的地域性,农作物种质资源的DNA指纹数据库不仅在种子质量和专利权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种质品种鉴定、农作物育种和农作物遗传作图等方面也起着积极作用。因此,构建我国农作物DNA指纹数据库对保护我国丰富的种质和基因资源有着长远意义。   关键词:DNA指纹数据库;农作物;种质资源;分子标记   中图分类号:S325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4)04-0131-05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保障农业生产稳定的基础,也是人类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先决条件,其在农业科学和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1]。目前,由于分子生物学特别是转基因技术在育种方面的应用,使种质资源展现了亲本利用的集中化和核心化趋势,出现了大量在形态上相似而只存在个别性状或基因差异的品种,传统形态学方法已无法进行准确的品种鉴定和纯度分析,加大了种质资源收集、整理、鉴定及品种选育的难度[2]。另一方面,目前国内种子市场存在部分以劣充优、以假乱真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优良品种的增产效益,给育种者和农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3]。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方便快捷、精确稳定的技术以鉴定种质资源的真实性和纯度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系统的研究,在连续6个五年计划中,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均设立了专题研究,并取得重要进展。   1 DNA指纹数据库起源   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电泳技术的迅猛发展,一种新的分子标记技术――电泳指纹图谱技术在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鉴定、品种审定和杂优类群划分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4]。电泳指纹图谱技术分为蛋白质指纹图谱和DNA指纹图谱,较之前者,后者不受环境、生物发育时期、组织器官及基因表达等影响,遗传稳定、多态性高,且不影响目标性状的表现,因此更具优势,目前已被广泛用于农作物种质资源的鉴定[3]。DNA指纹图谱多态性丰富且具有高度的个体特异性和环境稳定性,它提供的是可见的条码式谱带图谱,可通过计算机进行系统管理,而由此构建的数据库就被称为DNA指纹数据库。2005年,国际植物品种权保护组织(UPOV)拟定的BMT测试指南草案中规定,将微卫星(Microsatellite),亦称简单序列重复(Simple Sequence Repeats, SSR)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等分子标记技术确定为构建DNA指纹数据库的标记方法。   2 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DNA指纹数据库的构建   建立DNA指纹数据库一般需要如下几个关键性因素:标记方法和标记来源,严格规范的检测平台,核心样品的选定,核心引物的选定,数据的整合和数据库的评估[5,6]。目前国内DNA指纹数据库的标记方法和来源一般是参照国际上的通用标准――SSR标记方法,个别的采用非主流方法和标准[7~9]。检测平台则因各个科研单位人员、技术和资金等因素的限制而有所不同,一般为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个别资金充裕的单位采用毛细管电泳[5]。核心样品的选用因各地的研究方向不同而各有侧重[10,11]。核心引物的选用比较多样化,由于核心引物的选择不同,导致各个数据库在整合方面出现了一定的难度,这可能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之一。近年,我国已在小麦、玉米、水稻、大豆、花生、棉花等多个物种开展DNA指纹数据库的构建,并取得了重要进展。   2.1 小麦DNA指纹数据库构建   由于小麦基因组巨大,目前国际上该方面的研究主要停留在通过分子标记的方法对小麦的物理图谱进行测定,其大范围的物理图谱测定工作已基本完成[12]。我国在该方面的研究也进展迅速。1999~2000年,高睦枪等利用53对SSR标记对北方冬麦区及黄淮冬麦区观察谱中选出的48个新品种(系)进行了遗传差异研究,发现利用5个多态性高的SSR标记可以将48个小麦新品种(系)鉴定开[7]。2006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联合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国际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中心(ICARDA)和法国Agropolis研究所, 建立了包括134个SSR引物、 2 457个普通小麦基因型的指纹数据库[13]。2007年,王立新等采用15个SSR标记和20个AFLP-SCAR标记分析了来自我国不同麦区的455个小麦品种,证明用两种分子标记建立小麦DNA指纹可以更加全面地反应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建立了构建DNA指纹的方法模式[8]。2013年,李莉等以山东省41份小麦种质资源为材料,使用46对SSR引物,构建了DNA指纹数据库[14]。   2.2 玉米DNA指纹数据库构建   国际上对玉米DNA指纹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